
# 高盛最新发声
突传重磅!高盛最新发声 事关中国股票!
- 冒泡
- 视频
- 文章
- 勤于思考得萧峰
2024-5-23 14:01
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指出,要加强对于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光伏产业链上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同时光伏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也明显承压。业内人士指出,供需失衡使得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行,部分产品甚至已跌破成本线,或有望加速供给端出清。 A 推进价格指数模型搭建 近段时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链价格一路下滑,企业经营承压。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的指导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会议指出,光伏行业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更宜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目前的行业困境,但也应充分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包括优化光伏制造行业管理政策对行业产能建设的指导作用;规范管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适应光伏技术迭代速度快的特点,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加大对于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保障国内光伏市场稳定增长,探索通过示范项目支持先进技术应用,转变低价中标局面等。 据悉,来自天合光能、协鑫科技、晶科能源、阿特斯、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硅基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开发银行、兴业银行等光伏企业、研究单位、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的14家单位的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接下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作用,引导和规范行业发展。二是继续推进价格指数模型搭建,通过光伏组件期货等方式探索更为合理的海内外价格形成机制。三是计划就TOPCon电池效率标定及入库降档问题召开座谈会,探讨产生原因及解决路径。四是继续加强行业监测,相关行业信息将及时对外发布。 B 光伏企业一季度业绩承压 2023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全线下跌,硅料价格下降约70%,硅片及电池片价格下降约60%,组件价格下降约50%。到了2023年四季度,组件招标价格跌至每瓦1元以下,无序低价竞争极大地拉低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光伏产业链上市公司业绩下行。 进入2024年一季度,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同比提升35.89%,但并未扭转市场景气度欠佳的基本面。以N型TOPCon组件价格为例,从1月中上旬的0.98元/W,到目前已降至0.86元/W,降幅超过10%。与此同时,多家光伏产业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不如预期。据Wind数据显示,在光伏板块86家上市公司中,有53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了下滑。 具体来看,晶科能源在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0.84亿元,同比下滑0.3%;归母净利润为11.76亿元,同比下滑29.09%。对于业绩下滑,晶科能源表示,主要系光伏组件价格下降所致。 天合光能表示,受光伏产业链供需影响,公司组件产品售价同比下滑,光伏组件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今年一季度,天合光能实现营业收入182.6亿元,净利润5.1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4.37%和70.8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9亿元,同比大幅减少391.51%。 隆基绿能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6.74亿元,同比下滑37.59%;净利润为-23.5亿元,同比下滑164.61%。公司方面表示,报告期内,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公司整体毛利率明显下滑,本期计提存货资产减值准备26.49亿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2亿元。 C 光伏行业有望加速出清 值得注意的是,在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普遍下跌的情况下,已有部分企业终止项目投资或推迟项目建设。 今年2月,艾能聚对多晶硅电池片生产线实施临时停产,本来计划停产至2024年3月31日,但由于在获取订单方面未获得理想成效,公司决定对多晶硅电池片生产线继续实施停产。 今年3月,海源复材宣布,终止滁州15GW N型高效光伏电池及3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并以3800万元价格转让给爱旭科技。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预期未来一段时间,组件价格有可能继续下降,而低价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使得企业在研发和创新上的投入受到限制。 此次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释放了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积极信号。二级市场上,5月22日,光伏板块午后拉升,金刚光伏、东方日升、金辰股份、清源股份等10余股涨停。 太平洋证券最新研报分析,光伏产业链上游极致低价持续,有望加速供给端出清,行业中期底部将很快到来。目前单晶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6元/千克,N型M10硅片的主流成交价格为1.25元/片。这种非理性的价格将加速二三线公司现金流的枯竭。 华安证券认为,产业链持续降价,各环节领先企业或进入亏现金成本阶段,行业出清将加速,当下位置应静待产业链价格止跌带来的板块反弹机会,预计价格止跌或在今年下半年。
- 浏览(4.7k)
- 评论(11)
- 点赞(316)
- 段千月红
2024-5-23 13:58
南京化纤22日开盘一字跌停,截至收盘跌停板上封单达28万手。就在前两日,有网民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精准到分钟级别“预言”南京化纤的“天地板”行情,令市场哗然。 针对近日南京化纤、中通客车股价接连被“神预言”事件,沪深交易所21日晚间均公告通报了相关核查情况,就相关账户采取暂停交易十五日的监管措施,并已将发现的涉嫌违法违规情况移交进一步查处。 业内人士在接受新华财经采访时表示,近期多只异动股票出现“神预言”卡点涨跌停,事件背后动机或存在多种可能,但利用消息获取关注,再进行流量变现的可能性较大。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从事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会受到行政监管机关的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多股被“神预言”涨跌停 复盘南京化纤5月20日的走势可见,早盘该股以涨停价8.34元/股开盘,盘中短暂打开涨停后再度封板,在尾盘14时35分却直线跳水跌停。诡异的是,有网民以发帖形式提前“剧透”南京化纤这幕“天地板”走势。 该股民在当日13时47分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南京化纤下午2:34给你们来个惊喜哦”。出乎意料的是,提前近50多分钟“预言”竟然应验,引发股民质疑“是否有人坐庄砸盘?”,背后存在操纵股价嫌疑。 无独有偶,继南京化纤“神预言”事件后,5月21日中通客车也被“预言”将卡点涨停,结果确如所言。当日12时46分,有网友在中通客车中称“我是庄一点二十拉涨停”,中通客车股价竞真在13点20分左右涨停封板,至当日收盘,封板量仍超6.6万手。 就南京化纤股价走势被精准“预言”,新华财经致电南京化纤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近期公司股票价格波动较大,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我们已连续多日发布交易风险提示,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未发生重大变化。”该工作人员特别强调“不要相信网络发布的信息,一切以公司发布的公告为准。” 然而,类似的股价预测“小作文”已在社交平台蔓延开来。继南京化纤、中通客车后,包括嘉欣丝绸、雷科防务、汉商集团等多只个股也出现类似的情况。5月22日,雷科防务被股民精准“预言”涨停,该股民盘后再次发言称“全是蒙的”……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的“神预言”都发生在同花顺论股社区,该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们肯定会严格地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来执行,根据目前他们(发布者)的这些言论,我们也有考虑以后会更加严格的审核。” 纯属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连续“神预言”背后,究竟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一时市场众说纷纭。 但多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新华财经采访时表示,近期多只异动股票出现“神预言”卡点涨停或跌停,事件背后动机或存在多种可能,其中利用消息获取关注,再进行流量变现的可能性最大,投资者需警惕引流后被“割韭菜”。 “以前很多卖软件的或者投资顾问公司经常发这样的股票给到客户,让客户关注的,然后等博取到客户信任之后,再卖服务给到客户,收取高额费用。”某资深私募行业观察人士表示,不少股民都曾经收到一些短信,内容上大致就是提醒关注某只股票,并强调明天一定大涨,而且往往到了第二天往往真的会如期兑现效果。 “过一段时间后,对方就会给你打电话,然后问你需不需要加入会员之类。”上述人士认为,通过在等流量聚集地发布类似消息,可以起到很好的引流效果,为最终“变现”创造条件。 上述人士称,能发布消息的大概率不是实际操盘的人。某资深市场人士也佐证了这一猜测,吹票、筹资、操盘等不同环节都有分工,近期作出“神预言”的人应该不是实际操盘方,但很可能是这条产业链条上的人。 前些年,证监会曾开展清理整治股市“黑嘴”专项行动。稽查人员发现,不少“盘后票”荐股信息通过微信、微博、网络直播等渠道在股市非交易时间大量传播,所荐股票在下午开盘、次日开盘明显上涨甚至涨停,但价格随即回落,投资者当日买入难以获利甚至亏损。 与此同时,沪深证券交易所在日常监控中发现多个账户组交易行为高度相似,相近时间点交易同一只被推荐的股票,这些股票在推荐后被大量卖出,获利明显,存在操纵市场嫌疑。 业内人士指出,一些人通过“预言”的方式,来吸引其他股民的关注,再通过卖课或“杀猪盘”的方式获得利益。而当股票预测成为“杀猪盘”的引流方式,甚至出现了产业化“割韭菜”的迹象时,投资者务必对各类“神预言”慎之又慎。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连续多日出现的“神预言”现象,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和监管机构的警惕,也触及证券市场非常敏感的话题——内幕交易与市场操纵。 5月21日深夜,上交所、深交所相继发布关于南京化纤、中通客车股票核查情况的通报,针对相关投资者编造、传播误导性信息扰乱市场正常交易秩序的行为,沪深交易所依规对相关账户采取暂停交易十五日的监管措施,并已将发现的涉嫌违法违规情况移交进一步查处。 深交所强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在网络上发布涉及证券市场信息都应遵守法律规定,不能随意造谣、误导,破坏市场信息的正常传播,影响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同时提醒广大投资者增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关注投资风险,合规审慎交易。 上述网络“预言”是否属于违规行为?“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如果这些网络信息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或者是利用内幕消息、非公开信息进行传播,那么这种‘预言’就是违规的。”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证券业务委员会主任张洪波律师说。 张洪波表示,在金融市场中,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侵犯了公众投资者的平等知情权和财产权益,严重损害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从事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会受到行政监管机关的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证券市场作为被投资者高度信赖的市场,每一个投资者应对证券信息的获取享有同等权利。”张洪波表示,监管部门可以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测和管理,建立更加严格的信息披露和监管机制,加大对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于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合规审慎交易,遵守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违法违规的交易行为。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连续多日A股出现“神预言”,到底是巧合还是内幕交易,最终还是要看最终的调查结果。如果牵涉到内幕交易等行为,那么从维护资本市场公平公正交易的基础上,也应该对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行为实施“零容忍”。
- 浏览(2.8k)
- 评论(8)
- 点赞(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