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的一年,对于保险行业而言是并不轻松的一年。
大环境严峻复杂多变,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利的市场环境,更考验企业的耐力和定力。
3月15日晚,保险巨头中国平安交出了2022年成绩单。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营运利润1483.65亿元,同比增长0.3%。
其中,核心业务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运利润同比增长了16.4%,平安车险原保险费收入同比增长10.4%,银行业务也保持稳健增长。
按照计划,2022年中国平安将继续提高现金分红,拟向股东派发全年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2.42元,同比增长1.7%。
业绩逆势增长,分红增幅更是超过业绩增幅,2022年的这份“成绩单”无疑表明,中国平安在持续深化综合金融模式,积极推进“医疗健康生态圈”战略,坚定推进寿险改革等多项重大战略举措之后,正迎来“换挡提速”。
如果说公司宏观层面的业绩增长是“面子”,藏在平安年报中的成本优化、用户数据、消费习惯、产品体验等微观层面的变化就是“里子”。
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优化3.1个百分点,寿险13个月继续率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64%的个人客户同时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
这些细微的变化,更能体现中国平安发展的质量,也可能是中国平安未来发展的动能所在。
01
综合金融+医疗健康
打造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
——
“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这是平安的目标。
2022年,平安朝着这个目标迈进了一大步。这一点首先表现在稳健发展的金融业务上。
财报中,中国平安总结归纳道,2022年公司持续深化综合金融,产险、银行经营保持稳健,财产保险业务稳定增长,车险品质大幅优化。
具体来看,2022年,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980.38亿元,同比增长10.4% ;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95.8%,同比优化3.1个百分点。
2022年,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98.95亿元,净利润455.16亿元。银行经营业绩稳健增长,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截至2022年12月31 日,平安个人客户数近2.27亿;客均合同数稳步增长至2.97个,较年初增长2.1%。2022年,团体业务对公渠道综合金融保费规模同比增长15.2%。
可以说,在市场环境风云突变的2022年,平安独有的综合金融模式经营不断深化,为公司的稳健经营,发挥了“定海神针”般的作用。
综合金融之外,医疗健康业务是平安的驱动“双轮”之一。平安在医疗健康领域已深耕10余年。
2021年,中国平安汲取多年深耕保险和医疗行业运营管理经验,深化战略升级,开始创新探索以“HMO+家庭医生+O2O”为核心的集团管理式医疗模式。平安提出,将以医疗健康打造价值增长新引擎。
2022年,医疗健康生态战略在平安的重要性,又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年报显示,平安有效协同保险与医疗健康服务,团体客户、个人客户服 务均取得显著进展。
2022年,集团医疗健康相关付费企业客户超5.5万家,平安健康险保费收入近1400亿元 ,且享有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对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贡献占比持续提升。
最有参考意义的数据可能是截至2022年年底,平安健康的付费用户达到4300万,较2022年6月30日增长300万。
推进医疗健康生态圈战略,打造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首先需要有整合庞大医疗健康服务资源的能力。
年报中,中国平安公布了一组堪称惊人的数据。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平安自有医生团队近4000人、外部签约医生超4.5万人,自有三甲/级医院6家,合作医院数超1万家。
平安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合作健康管理机构数超10万家,合作药店则达到22.4万家。
相较2021年,平安签约外部医生、合作医院、健康管理机构和药店等均有明显提升。
整合庞大的医疗资源是基础,进一步的工作是要将差异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与作为支付方的金融业务无缝结合。在这方面,平安一直是先行者。
目前,平安提供的“保险+”服务与医疗健康生态圈的能力紧密结合,研发了“保险+健康”、“保险+医疗”、“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 端养老”等大量产品。2022年,平安有效协同保险与医疗健康服务,在团体客户、个人客户服务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健康意识提升等背景下,市场对于优质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正不断增加,带来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近日披露,2019-2021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已从7.7万亿元增长到8.8万亿元。而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203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16万亿元。
已有机构预测,未来大健康产业将成长为我国第一大产业。在此背景下,加码、跨界布局医疗健康产业的现象并不鲜见。
在2022年年报中,平安再次坚定了推进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的决心。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致辞表示,未来平安将延续过去三十五载的拼搏进取、迎难而上,与时代同行、与社会共进,奋力实现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并行、科技驱动的战略愿景。
在3月16日的业绩发布会上,马明哲也提到,社会对医疗、健康、养老具有巨大需求潜力,综合金融加医疗、健康、养老的模式是未来市场最大的需求。
这无疑进一步肯定了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结构对驱动平安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02
多业务条线并进
协同优势明显
——
从宏观层面解读,我们能够看到在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下,稳健发展仍然是平安的主旋律。
但对于庞大的平安而言,仔细拆解平安各大业务条线,从微观层面解读,或许能收获更多惊喜。
寿险改革是平安近年来的重要工作,平安寿险改革转型,主要从渠道和产品两方面推进。
渠道方面,首先以代理人渠道为例。
去年,平安寿险实施代理人队伍分层精细化经营,队伍结构实现优化。去年代理人的人均月收入同比增长了22.5%。截至2022 年底,平安大专及以上学历代理人占比同比上升3.4 个百分点。
此外,2022年,平安寿险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5.9%,对寿险新业务价值贡献度提升。2022年,平安寿险银保、电销、互联网及其他等创新渠道在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中占比17.6%,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
在产品方面,去年,平安寿险重点聚焦财富管理、养老和保障三大市场,通过升级产品体系、优化产品结构,持续满足客户财富增值与传承、养老储备、健康保 障等不同的保险需求。
平安面向不同群体推出的养老保险相关产品和稳固保障性保险产品备受市场欢迎。
通过渠道和产品服务的持续发力,2022年,平安寿险改革的成效进一步凸显。2022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运利润1129.8亿元,同比增长16.4% 。平安寿险13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25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在3月16日的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平安首席运营官付欣介绍,过去3年,平安寿险深入到基层1万多个营业部,进行非常彻底、全方位的改革。寿险改革为中国平安未来的高增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产险是平安的核心优势业务板块,平安产险已连续12年获工信部中国车险及财产险“第一品牌”。
2022年,平安产险业务稳定增长,车险品质大幅优化,承保车辆数同比增长4.6%,原保险保费收入2980.38亿元,同比增长10.4%,同时,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95.8%,同比优化3.1个百分点。
在产险方面,平安的另一大优势是科技驱动。通过加强科技应用,平安产险实现了数据驱动客户经营线上化。这方面最直观的数据来自公司旗下“平安好车主”应用。
目前,“平安好车主APP”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用车服务APP。截至2022年年底,其注册用户数突破1.74亿,累计绑车车辆突破1亿。2022年12月当月活跃用户数突破3700万。
过去,提出向数字化转型的金融企业不少,平安也多次提到,要深入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这些数字无疑是印证平安数字化转型成效的有力证明。
保险业务之外,平安相对稳健的银行业务,同样能找出诸多亮点。
2022年,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98.95亿元,同比增长6.2%,净利润455.16亿元,同比增长25.3%。
2022年,平安银行的成本收入比下降0.85个百分点至27.45%,资产收益率等数据则进一步优化提升。
零售业务的发展状况,是考察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平安银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 (AUM) 35872.74亿元,较年初增长12.7%。2022年,平安银行的个人存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34.3%。
面对不断变化的宏观市场环境,加强风险控制,保障资产质量也至关重要。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平安银行拨备覆盖率290.28%,较年初上升1.86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保持在较好水平。
从综合金融到医疗健康,平安可能是国内同类企业中业务条线最为齐全、产品服务最丰富的企业。更重要的是,平安的这些业务中并没有绝对的“短板”。
多业务线并举、协同发展,是支撑中国平安这艘巨轮得以稳健前行的基础。
03
医疗健康生态赋能金融主业
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
2023年,中国平安将迎来三十五周岁生日。
如前文所述,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财报致辞中提到,2023年,中国平安将深化发展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并行、科技驱动战略。
和2021年年报相比,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平安进一步明确了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并行、科技驱动战略。
联想到平安此前提出的,“以医疗健康打造价值增长新引擎”,可以说,深耕医疗健康生态圈10余年后,医疗健康业务被平安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从平安财报数据来看,发展医疗健康服务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能够直接创造巨大价值,同时能够在获客、黏客上,发挥赋能金融主业的作用。
平安年报中公布的一组数据就很有说服力:截至2022年 12月31日,在平安超6.93亿互联网用户中,有超65%的用户同时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
而在平安近2.27亿个人客户中,有近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约3.41个、客均AUM约5.45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3.0倍。
简单对比下2021年年报中的信息:
截至2021年12月末,在平安超2.27亿个人客户中,有近63%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达3.3个、客均AUM达4.0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3.0倍。
显然,从2021年至2022年,平安在金融和医疗业务上收获的不仅仅是业务规模,还有基于平台自身价值基础上,越来越强的用户黏性、更高使用频率、更积极的消费习惯。
随着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未来医疗健康生态对平安金融业务的赋能作用,还将进一步提升。
在年报中,平安也总结了医疗健康生态圈三方面的价值。
第一是通过旗下互联网医疗平台、旗舰医疗机构打造全面的诊疗网络,使商保与医疗资源连接更紧密;
第二是通过自有、全职的医疗团队提供服务,以更好地保证质量、提升效率。
第三点则是通过集团的主营金融业务提供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的产品及服务,从而带来长期价值增长。
显然,相对于短期的收益,平安更看重的是业务布局所带来的长期价值。公司正在谋划的正是自己的未来。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花椒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