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为IPO:合作大型车企加速规模扩张,成本技术优势加持深探智能座舱行业

发布时间:

2025-04-24 20:47:32

来源:猫财经

4月24日,黑龙江天有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有为”)正式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黑龙江绥化也迎来首家本土上市公司。此次发行,天有为最终确定发行价为93.5元/股,主承销商为中信建投证券

作为汽车仪表细分赛道龙头,近年天有为营利规模稳定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44.65亿元,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达到11.36亿元,较上年增长超过27%。增长背后,天有为三年投入研发费用超过3.6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39.07%。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天有为拥有134项境内专利、1项国际专利等。

多年积淀之后,天有为已经稳定合作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吉利集团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厂商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客户,在汽车仪表的核心优势之上,不断向智能座舱领域扩张深探。

此次IPO天有为募集资金大约37.4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净额约35.27亿元,拟将投向汽车电子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主营业务的核心领域,在配售阶段,多家存在战略合作关系或长期合作愿景的大型企业及产业资本看好。随着IPO融资以及产业链资本的协作链接,天有为也将继续迈入新征程,以研发为基础,持续海内外市场的战略拓展。

深探智能座舱行业,

产投等资本看好

招股书显示,天有为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并逐步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目前,天有为的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及其他汽车电子产品与服务。

随着近年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趋势发展迅速,产业链孕育着广阔的市场机遇。根据天有为主要的产品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和双联屏仪表销量,按一辆汽车装配一块仪表计算,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公司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9.78%、11.38%和12.16%,稳定增长。

与此同时,2022年至2024年,天有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9.72亿元、34.37亿元和44.65亿元,同期实现扣非净利润分别约为3.77亿元、8.94亿元和11.36亿元,经营业绩较快增长,具备良好的持续经营能力。

此次IPO上市,天有为募集资金超35亿,所募资金将用于汽车电子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目前来看,天有为生产环节较多,影响产能的主要因素是SMT环节的贴片产能,公司根据产能需求购置贴片机,进行贴片加工以满足自身的SMT贴片需求,因此,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主要体现在SMT贴片机的产能利用率上。

2022年至2024年期间,天有为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9.85%、90.38%和97.52%,处于较高水平。IPO募投项目中,天有为计划向汽车电子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分别投入10.16亿元、6.32亿元募得资金,项目建成后,将突破公司目前的产能瓶颈,进一步增强公司营利能力。

从发行结果来看,天有为IPO上市也得到产业投资者、头部机构或长期看好的资本方等支持。本次发行中,天有为同步引入战略配售机制,最终战略配售数量为673.8万股,约占发行总数量的16.84%。

此次获配方主要是与天有为存在战略合作关系或长期合作愿景的大型企业和其下属企业,包括广汽资本旗下私募基金广东广祺柒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东风汽车旗下东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汽集团旗下深圳安鹏创投基金企业(有限合伙)、以及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子公司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资本。

对于天有为而言,通过战略配售,有助于增强公司与产业链上下游及资本市场的紧密协同。

研发构筑技术优势,

利润空间持续增厚

顺应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趋势,天有为也在核心的汽车仪表业务基础之上,逐步向智能座舱产业延伸。此次IPO上市,天有为将投入6.32亿元进行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结合即将完成的IPO融资和战略投资者加持,未来有望抢占更大市场份额,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较其他汽车技术,智能座舱带给消费者的体验最为直接,性价比较高,已经成为汽车智能化主线上率先落地场景。根据IHS数据,中国智能座舱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其中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驾驶信息显示系统市场规模最大,合计将超过千亿元规模。

在发展的背后,天有为投入大量研发费用搭建地基。2022年至2024年期间,天有为研发费用支出分别约为8458.02万元、1.11亿元和1.6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39.07%。

不断投入资金强化技术研发,目前,天有为分别在绥化、哈尔滨、大连设立3所研发机构,并建设有1座EMC专业实验室,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与完善的产品开发和项目管理团队。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天有为拥有境内专利134项,其中发明专利52项、实用新型专利70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拥有国际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8项,研发团队超过1200人,占比接近25%。公司在液晶屏、复合屏、双联屏及光学贴合等关键技术上不断突破,其全液晶仪表、双联屏产品已在多款热销车型中实现配套应用,进一步巩固其行业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近年天有为利润空间不断增厚,受产品结构、销售区域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毛利率较快增长。2021年至2023年,天有为毛利率分别为22.23%、31.07%和36.15%。2024年1-6月,进一步提升至37.11%。

合作多家知名车厂,

全球化增长发力

在多年的经营储备之后,天有为已经具备了为汽车整车厂商同步研发及批量供货能力,并且积累了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厂商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客户,主要包括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一汽奔腾、奇瑞集团、上汽通用五菱、HyolimXE、长信科技、吉利集团、北京现代、悦达起亚、宝腾汽车、鑫源汽车、福田汽车、庆铃汽车、江淮汽车、神龙汽车、凯翼汽车等。

目前,天有为核心产品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和双联屏仪表,其中复合屏技术是其差异化优势。近年,应用复合屏技术的仪表收入占比均超68%,主要服务于经济型至中端车型市场。

本次IPO上市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紧紧围绕天有为现有主营业务,与公司现有生产经营规模和技术水平相适应,各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提升技术研发能力。本次募集资金的运用继续以天有为现有核心技术为基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能够有效帮助公司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实力。

近年来,天有为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不断优化,海外业务快速扩展,成本和技术优势逐步显现。

2021年至2023年,天有为内销收入分别约为9.99亿元、10.4亿元和17.99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86.04%、52.94%和52.53%。同期,公司海外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实现收入由2021年的1.62亿元迅速提升到2023年16.2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升至47.47%。

目前,天有为境外客户主要分布在韩国、美国、斯洛伐克、印度、马来西亚、土耳其、越南、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IPO上市后,天有为将继续推动全球化战略,进一步提升整体规模,加快全球化布局,提升公司行业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

猫财经关注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

由蓝鲸新闻上市公司报道组出品

天有为IPO:合作大型车企加速规模扩张,成本技术优势加持深探智能座舱行业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泡财经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