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以来都买了什么?
1
特朗普上任以来都买了什么?
在8月12日提交给美国政府道德办公室(OGE)的33页文件中,特朗普公布自其自1月20日上任以来发生的交易情况。这些文件于8月19日正式公开。
特朗普上任以来疯狂买入债券,累计高达690笔交易,总额超过1亿美元,涉及债券包括来自美国地方政府,公用事业(天然气、供水)、医院当局和学校董事会,还有科技巨头发行的公司债,如高通(Qualcomm)、家得宝(HomeDepot)、T-MobileUS以及Meta等。
文件指出,特朗普在2月初分别购买了T-MobileU.S.、联合健康UnitedHealth和家得宝价值50万美元至100万美元的债券。当月晚些时候,他还购买了Meta发行的债券,价值在25万至50万美元之间。
在今年7月中旬,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宣布已累计持有约20亿美元的比特币和相关资产,占公司流动资产的三分之二。
媒体分析,这一声明再次表明加密资产已成为特朗普及其家族财富的主要来源。
《福布斯》直接将“美国历史上最赚钱的总统任期”殊荣冠于特朗普,其目前净资产为55亿美元。而在2020年,即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的最后一年,彼时身价仅为21亿美元。
2
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ETF市场
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ETF市场!
据媒体报道,彭博行业研究ETF团队数据显示,中国ETF规模在7月以681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越了日本(6680亿美元),成为亚洲最大的ETF市场。
早在2024年年末,彭博发表一篇关于2025年亚太地区ETF展望的报告就表示,2025年中国或将取代日本成为亚太地区ETF之王,理由之一就是当年日本ETF市场净流入规模仅为130亿美元,而中国境内的ETF市场同期流入规模为日本的十倍(1330亿美元)二者之间的差距已收窄至740亿美元。
报告还提及当时的日本ETF市场优势是国际买家有所增加,主要是韩国的散户投资者,尤其是在固收ETF领域。而今年韩国散户显然更青睐中国股票市场。
截至8月18日,韩国股民对中国股票(含A股、H股)的持仓量从2024年末的190.83亿元人民币上涨至244.75亿元,增长近三成。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如今中国ETF市场规模已然跃升为亚太地区第一,展望未来,团队表示在产品审批加快等资金供应强有力的支持下,叠加投资者对低成本、流动性强ETF产品的认可,未来几年,中国ETF市场有极大可能继续创下新纪录。
随着上证指数8月18日盘中突破3731.69点,创下2021年2月18日以来的新高。今日A股虽冲高回落,但上证指数仍收涨0.13%,报3771.1点,续创近十年新高。
在上证指数的季K线图上面画一根位置3761.1点左右的横线,第一根与其相交的K线是2015年三季度的一根巨大的季度阴线,这就是从5178.19点高位回落的季度。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2021年以来被套牢的上证指数成分股的筹码都基本上回血了。
然而3731.69回来了,人已非,2021年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辉煌时刻并未跟随复现,不仅没有一位千亿级别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甚至在2025二季度全市场权益基金经理规模TOP20榜单里,不见一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
在公募基金这片大江大河中,主被动基金早已是攻守易势。
截至8月20日,ETF全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84万亿的历史高点,相比2021年1月的1.14万亿,4年多时间飙增3.7万亿元。
随着股票ETF规模快速扩张,一定会重塑A股的定价权分配、资金流动模式和市场稳定性基础。例如机构投资者在宽基ETF中占比超70%,形成“国家队+险资+券商”的稳定器组合。
鉴于股票ETF的资金流动对市场的影响愈发显著,笔者统计7月至今的股票ETF指数资金流向变化以供参考。
3
美股科技股泡沫来了?
美股AI股连续两日大跌了。
隔夜美股又遭遇一轮剧烈抛售,标普500指数市值一度蒸发万亿美元,纳指一度跌超1.9%,最终收跌0.67%。
本周以来,由科技股抛售潮持续发酵,推动美国股市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下跌。
这一切或许要指向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份报告,以及OpenAI创始人的表态的添油加火。
麻省理工学院(MIT)某研究分支机构周一发布的一份报告,该报告基于对52位企业领导者的结构化访谈、对300多个公开AI项目和公告的分析,以及对153位商业专业人士的调查。
报告指出,美国公司已在生成式AI项目上投资了350亿至400亿美元,然而到目前为止几乎血本无归。
“95%的组织在生成式AI投资中获得的回报为零”,并且“只有5%的集成AI试点项目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价值”。
报告援引了一位中端市场制造企业匿名首席运营官的话:
“LinkedIn上的宣传天花乱坠,说一切都改变了,但在我们的实际运营中,没有任何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处理一些合同的速度是变快了,但仅此而已。”
然而,AI的确导致劳动就业产生变化。报告指出,在科技和媒体领域,“超过80%的高管预计在24个月内会缩减招聘规模。”
此外,OpenAI首席执行官SamAltman近日承认,投资者对AI“过度兴奋”,一场泡沫可能正在形成,一些投资者“可能会损失很多钱”。
奥尔特曼说道:“我们是否正处于一个投资者整体对AI过度兴奋的阶段?我的看法是肯定的。AI是否也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最重要的事?我的看法同样也是肯定的。”
受此影响,今日,A股前期强势的AI硬件端全线下挫,液冷、CPO、PCB概念领跌。
硅谷咨询公司Constellation Research首席执行官Ray Wang认为,奥尔特曼的观点有一定合理性,但风险因公司而异。
Wang称,“从AI和半导体的整体投资角度来看……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泡沫。整个供应链的基本面依然稳健,而AI趋势的长期轨迹也支持持续投资。”
说一千道一万,本质还是美股科技股6月以来累计巨大涨幅,存在获利了结的压力。
不然嘴上说着“AI开始存在泡沫”的奥特曼,身体却很诚实要投资万亿美元建立数据中心。
当被问及几年后他是否仍会担任OpenAI CEO时,奥尔特曼称:“嗯,或许三年后就是AI在当CEO了。”
嗯~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