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再度抬头?000756,“特效药第一股”,突然爆了!

发布时间:

2025-05-17 12:25:26

来源:大A透视镜

病毒来袭我好怕怕……近期,一波新冠感染再抬头,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新冠病毒检测“两道杠”的截图,最新消息,陈奕迅也中招了,宣布巡回演唱会暂停。

A股方面也很快有了反应,5月16日周五,沉寂已久的新冠相关个股异军突起,“新冠药概念”指数大涨2.32%,昔日“特效药第一股”新华制药(000756.SZ)拉升涨停,当日涌入7.6亿元资金。

新冠真的又开始活跃了,已“连续3周”居全国门诊流感样病例就诊首位。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中国疾控中心在5月8日发布的2025年4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4月14日-5月4日连续三周内,新型冠状病毒成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就诊量的首位。

为何这一波新冠感染会出现?

直接原因是很多人针对新冠的抗体水平下降了。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彭劼表示,上一次新冠的小高峰发生在2024年7至10月,随着人们抗体水平的降低或消失,新一波感染就有可能发生,因此,此波发病属疾病的自然现象。

彭劼称,这一次疫情应该不会持续太久。感染高峰预计在5月下旬前后达到顶点,整体持续6~8周。但最终以疾控部门的权威判断为准。

在股民群体中,“新华制药”突然爆火。

5月16日周五,新华制药涨停,5月17日周六,新华制药热度上升至东方财富股吧第一,91.51%的粉丝为“新晋粉丝”。

有网友表示:“人气这么高?周一估计要一字板。”也有网友称:“一个板就人气第一的基本没好下场。”“要信就早信上车,类似于军工,要不就等。”

至笔者发文时,有19013名网友参与了“新冠药概念股会不会涨一波?”的投票,其中57%选择了“会”。

新华制药主营产品包括解热镇痛类等原料药、片剂、针剂、胶囊剂等制剂、医药中间体等。

2022年,新华制药与真实生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真实生物同意新华制药为其拥有的阿兹夫定等产品在中国及经双方同意的其他国家的产品生产商和经销商。新华制药也成为首家与真实生物签署阿兹夫定产品协议的上市公司,是“特效药第一股”。

具体来看,2022年4月26日,新华制药与真实生物签订了协议,自当年4月26日开始,新华制药连续11个交易日涨停。至2022年12月末,新冠“乙类乙管”前夕,新华制药最大上涨462.56%,堪称大牛股。

现在,新华制药在二级市场再度火爆,显然激发了投资者对当年那轮超级涨势的回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引发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低,而新华制药基本面孱弱。其炒作注定只是短线博弈,随时有可能陷入一地鸡毛。

据中国疾控中心,目前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虽有小幅上升,但仍处于低水平流行。预计近期将维持上升趋势,4月至5月疫情波动不会超过2024年夏季,引发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低。

目前,新华制药正陷入价格战吞噬利润,业绩持续下滑的困境。

2024年,新华制药营收同比增长4.51%,净利润同比下滑5.33%。对于业绩下降,新华制药表示系‌市场竞争、主导产品价格下降所致。

2025年第一季度,新华制药营收下滑1.81%,净利润下滑20.99%。

据公司2024年年报,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为巩固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扩大经营规模,部分主导产品价格下降。

有业内人士指出,上述情况,通常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常常采取价格战策略,导致产品售价下降,进而影响毛利率。

原料药是制药行业的上游。近年集采大背景下,行业压力颇大,而低门槛的特点又使得竞争往往陷入内卷。《华夏时报》指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已形成清晰的竞争格局。这意味着,处在较领先位置的新华制药,被众多企业前后夹击,竞争压力与日俱增。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疫情期间,新冠特效药业务也并未大幅拉高新华制药的业绩。2022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仅17.97%,低于疫情结束后2023年20.75%的利润增速

别着急划走,有福利!

即日起到5月底,莲花控股联合古东管家APP,推出“莲花控股2025年股东回馈”活动。

截至2025年5月16日15:00持股莲花控股500股(含)以上的股东,只要在应用商店搜索、下载“古东管家”APP,按照操作指引上传股东证明资料,将能免费领取其最新产品礼盒一份,内含松茸鲜调味料、本酿酱油等高端新品,回馈活动礼盒限量提供,按申领顺序发放,送完为止。

考虑到参与活动的股东可能较多,莲花控股还贴心准备了股东专属优惠券,未申领到产品礼盒的股东,可以申领其股东专属优惠券,该优惠券可用于抵扣指定商品组合的消费。

赶紧扫码下载,参与活动吧!

新冠再度抬头?000756,“特效药第一股”,突然爆了!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泡财经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