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向投资者普及ETF基础知识,招商证券携手十大基金公司,联合全景网共同举办2025年招商证券“招财杯”ETF实盘大赛系列直播,旨在帮助投资者提升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能力,促进ETF市场的健康发展。
2025年8月26日,“招财杯”ETF实盘大赛系列直播邀请到了汇添富基金经理孙浩、汇添富人气主播添财酱一起探讨《AI芯片爆火!把握科创赛道》。
孙浩表示,从长周期维度去看,芯片领域的增量需求、国产替代需求的确定性较高,同时短期受到新兴产业如AI、人形机器人等爆发式的引领,短中期的爆发性增长需求也比较引人瞩目。科创板芯片板块汇聚了芯片产业当中很多芯片公司龙头,投资科创板芯片指数,能够捕捉芯片产业向上的Beta修复行情。
投资科创板可以采用核心加卫星的策略,以科创板宽基指数,像科创综指、科创50、科创100等作为底仓配置,以科创板六大核心特色细分产业作为卫星选择。
政策、资金、产业、情绪四大逻辑支撑健康行情
添财酱:这一轮行情强势启动背后的核心催化剂是什么?有哪些重点板块值得关注?
孙浩:今年以来整个A股的上涨,不是非常迅猛的上涨,而是从4月以来不急不缓地持续上涨,近期在热点题材带动之下出现了短暂加速。但整体来看,A股今年走势是健康、慢牛的状态。
这背后有四大逻辑支撑。第一是政策,第二是资金面,第三是产业,第四是情绪。
首先说政策,实际上去年 “924”行情,也是由政策极大改善了资本市场的信心,之后迎来了一波迅猛而快速的上涨,虽然后面有短暂的回调,但是政策带来了对于资本市场的底层信心修复的力量,从而带来中长期、远期经济基本面改善的逻辑,我觉得这个逻辑在持续演绎。今年两会设定了非常积极的GDP增长目标5%,与2024年持平。随着经济体量越来越大,能够保持在5%的增速,在全球范围来看都是非常不错的水平。我们从已实现的成果去看,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高于全年目标,证明上半年宏观状态还是运行得非常不错。
具体到政策端。财政政策是按照赤字率4%来安排,相比2024年的3%提高了1个百分点,大家对于今年财政政策的预期比往年高很多。货币政策更是一直维持在相对比较宽松的利率环境,利好资金面,还有风险资产的估值上修。所以从政策来看,今年是利好风险资产去演绎的宏观风格。
第二是资金面情况。从2022年到2024年,全球资金很大程度上被美国吸引走。因为美国处于高通胀环境,利率不断加息,使得资金外流的压力比较重。但是今年大家对于美国经济软着陆,还有经济可能存在一定压力的观点逐渐显露出来。美联储也有非常强的降息预期,尤其是今年9月降息概率较大。进入2025年之后,全球外围市场偏向降息预期,在这种预期之下,外资持续流入港股、A股这样既具有增长潜力,同时估值又比较低的风险资产。所以可以看到,A股、港股已经在率先反映了。之前港股表现可能更好一点,它对于流动性反应会更加灵敏。很多全球资金会涌向中国权益资产,可以看到风险资金、杠杆资金,尤其是融资余额也创出了历史新高。意味着大家敢于加杠杆,敢于买入风险资产,整个信心开始修复。
第三是逻辑风险偏好。今年对权益资产的风险偏好提升了非常多,这个背后是大家对于政策的信心,还有政策带动经济基本面改善的信心上升,所以更愿意去投资风险板块。从去年以来,A股波动率相对没有之前这么大,它平稳上涨会更加坚定大家去做长期投资的信心。
产业方面,今年以来产业相关热点非常多,从年初人形机器人概念主题,到AI大模型,再到后面创新药、出海BD等等。说明中国经济正在改善,后面大家期待看到更多新质生产力的方向。而很多新质生产力方向的概念和板块,都是通过科创板去辐射,未来会在科创板相关领域当中继续大放异彩,带来更好的投资价值。
芯片板块是科创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添财酱:科创板、科创芯片的投资价值和逻辑应该怎么样去理解?
孙浩:科创板在这一轮行情当中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科创板定位硬科技板块,而沪市主板、深市主板主要是偏传统性行业,比如金融、消费等等。科创板对于传统产业覆盖程度不是那么高,它主要面向六大核心产业,包括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和新能源。
信息技术主要覆盖了芯片还有人工智能这两个方向,其中芯片在科创板当中占比尤其高,能够达到四成比例,所以芯片是科创板当中非常重要的成分。当初设立科创板,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支持芯片类公司融资上市。因为处于研发早期阶段的芯片类公司,盈利能力可能很难达到主板上市的条件。所以,通过开辟科创板,在融资上市渠道和条件上给予企业优惠,能够让它们更好地融资,同时更好地进行研发扩充。所以,投资科创板相当于看好成长赛道。科创板吸收了非常多新鲜、优秀的芯片标的,所以科创板和芯片标签,两者是互相挂钩、相辅相成的概念。
把握科创板行情,关注科创综指、科创50、科创100三大科创宽基
添财酱:科创宽基都有哪些,各自有什么样的特点?
孙浩:指数是较好的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工具,大家接触最多的第一个是宽基,第二个是行业主题。
整体市场宽基,比如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等等指数,可能会比较深入人心,但是如果投资科创板,把握科创板整体行情,科创宽基是值得大家去认识的一类品种。
我从偏大而全的概念到细分概念做个介绍。科创宽基类似于上证综指,科创板也有对应的宽基指数叫科创综指。这样的综合性指数,会尽可能多地覆盖科创板股票,所以投资科创综指,相当于买入了一篮子科创板证券。科创综指对于科创板市值的覆盖度非常高,达到了97%。它的行业分布,是对标科创板的整体行业分布,相对均衡一点。如果想要把握科创板整体行情,不做特别的市值上的区分和筛选,可以关注这样的宽基。
第二个科创板非常具有特色的宽基是科创50指数。它选择了科创板当中市值最大的50只龙头,所以它是大市值、科创蓝筹的宽基代表,相较于科创综指,会更加聚焦于芯片核心标的和赛道。
第三个是科创100,它是由100只股票构成。只不过它选择了在科创50之后顺位的100个市值排名的公司,所以它相当于是科创板当中偏中小市值的指数,即科创板的中小盘宽基。科创100相较于科创50会更加分散、偏中小盘,弹性特征会更大,更加适合用于捕捉科创板反弹行情。
需求增长、国产替代叠加景气度上升,关注科创芯片
添财酱:如何看芯片产业,尤其是科创芯片的投资机会?
孙浩:芯片是科创板当中的尖子生、承重墙。科创板当中超过四成的权重占比是芯片板块,所以很大程度上,科创板的整体表现是由芯片成分左右的。看科创芯片的投资价值,首先要看芯片产业的投资价值。
科技板块分为硬件和软件,软件是大家能够真实接触到的应用方向,这些应用百花齐放。应用终端方向需要底层硬件去支持它的性能,核心就是我们的芯片,所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爆发的AI方向,它对于芯片性能要求更高,它需要AI芯片或者先进制程芯片,或者性能更高、功耗更低、制造工艺上更复杂的算力芯片等等。其它很多方向,比方说PC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还有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工控领域等方向,都需要芯片。只不过这些芯片,可能在制程上不会这么小,在制造工艺上,不会像AI需求的芯片这么复杂。但是它也是构成芯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会持续地扩大和增长,而且这一块需求相对比较确定。芯片的下游需求在人类现代生活当中非常广泛,而且是持续增长的。
所以芯片长期成长的逻辑是公认的,加上新兴增长的方向,会带来更好的长期趋势。今年AI爆发之后,很多人对于芯片产业更具信心,认为会带来芯片产业第二个阶段的增长需求。
供给端,全球主要芯片产能把握在以欧美为主的国家手中,我国供给端还存在较大缺口。我国芯片广义自给率,目前可能只有20%—30%的程度,所以还有60%—70%的缺口。这就带来了国内芯片产业投资的第二个需求是国产替代、自主可控,过去十年都存在。近几年随着AI发展,需求可能更加迫切。因为芯片的地位和重要性非常高,甚至在今年很多人会把芯片上升到战略物资的高度。芯片也受到了外围市场的限制,更加强化了国产替代逻辑。
投资本土芯片产业,既有需求增长逻辑,同时还有国产替代率提升的逻辑,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存在。所以,在中国芯片产业能够实现较好的国产替代之后,中国本土化芯片产业会迎来较高的成长性曲线。芯片产业的中长期投资逻辑,也是大家公认的战略逻辑向好的。
偏短期去看,可以看芯片产业的周期性,因为它作为制造业也是存在资本周期、库存周期还有需求周期。从去年初以来,芯片产业的库存周期,还有资本开支周期,已经开始进入向好的阶段。之前因为芯片存在短期的过度扩产,进入了库存高企、资本开支相对较低、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的阶段。但是从2024年以来,芯片产品库存开始回落,主要晶圆的龙头厂商产能利用率开始上升,再加上今年AI行情催化,带来了新一轮的芯片短中期产业景气周期。
从今年一季度开始,芯片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开始逐步改善,一季度A股科创芯片类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修复到了70%左右的增速。根据多家芯片公司披露的中报业绩情况,大部分都是预增甚至是超预期状态。所以从上市公司经营端来看,芯片产业也进入了较为景气的阶段。所以,无论是从中长周期需求增长、国产替代逻辑,还是短期产业景气度上升逻辑,当下都是关注芯片行业较好的时机。
科创板芯片汇聚了芯片产业当中众多的芯片公司龙头,相关公司的研发占比、业绩释放程度都较优。所以,科创板芯片指数是更好与产业相契合的工具选择,同时它有较高的弹性特征,20%的涨跌幅限制,所以它能够更好地捕捉向上的Beta修复行情。
科创芯片核心环节覆盖更全、弹性与成长性更高
添财酱:科创芯片指数与其他芯片指数之间的差异在哪?
孙浩:芯片产业是较为适合用指数化视角去投资的。因为芯片产业覆盖环节非常多,从上游EDA软件处理、IP授权,到下游芯片设计公司,再进一步到芯片制造,芯片制造又包括芯片半导体设备、材料等环节,最后到下游终端封测,牵扯的环节非常多,覆盖的上市公司标的也非常广泛,每个环节都有研究壁垒和难度。如果普通投资者想要投资芯片产业,对每个细分板块去做详细研究会非常耗费精力。通过指数化投资,能够一键覆盖整体芯片产业,把握整个芯片产业的动态和发展趋势。
具体到科创芯片和其他芯片类指数的区分度,首先,科创芯片聚焦科创板领域,对于芯片上市公司的囊括程度非常高,基本不会遗漏芯片产业当中非常优秀的那一批公司。
第二点,科创芯片对于芯片产业的核心环节覆盖程度更高。芯片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其中核心环节是芯片设计类公司还有芯片半导体设备材料公司,科创芯片对这些环节覆盖程度能够达到90%,其他芯片指数可能只能达到80%左右。
科创芯片在指数编制规则上,能够更快反映芯片产业的发展趋势,它是季度调仓。其他主板全市场芯片类指数,可能是以半年度频率去做调仓,调仓速度会比科创芯片指数慢一点。
科创芯片指数在科创板证券纳入速度也要快于其他芯片类指数。科创芯片指数在科创板证券上市满6个月之后,就会考虑纳入指数当中。但是其他芯片指数可能要等到科创板证券上市满一年之后才会考虑纳入。通过这个快速迭代过程,能够更好地保持指数的生命力。
最后,指数与指数之间的差异,更多还是会落实到指数基本面。芯片类标的更多会考察净利润同比增速,实际上今年一季度,科创芯片指数净利润同比增速明显好于其他芯片类指数,科创芯片今年一季度净利润的增速高达70%多,其他芯片指数平均是在30%—50%左右,所以科创芯片指数的成长性目前来看也优于其他同类芯片指数。
最后回到科创板自身的特色当中,因为科创芯片指数覆盖证券100%是科创板证券,其他芯片指数可能会由于主板成分券的规则限制,所以只有10%涨跌幅限制。所以科创芯片指数在行情向上修复的弹性和Beta比其他芯片指数更高。
科创50是核心,科创芯片、新材料是卫星
添财酱:关注科创板方向,应该怎样布局?
孙浩:可以采用核心加卫星策略。科创板宽基指数,像科创综指、科创50还有科创100等等,都是能较好覆盖科创板的一些品类,可以作为科创板核心的底仓配置。
在卫星选择方面,对应到科创板六大核心特色产业当中去做细分选择,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及生物医药方向,可以作为在科创板投资当中偏卫星的方向去选择。
这些方向都是国家设立科创板来支持发展,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可能在产业初期阶段会有短期波动,但是长期的成长性毋庸置疑。只要能够以一种偏长期的视角去投资宽基加卫星、核心加卫星、宽基加行业主题组合,就能够较好地穿越周期,享受科创带来的成长价值。
指数基金重点考察跟踪误差、规模等因素
添财酱:通过指数基金进行布局,我们应该重点考察哪些因素?
孙浩:说到指数基金或者ETF选择,很重要的考察维度是它的跟踪误差水平。我们希望基金能够尽可能贴合指数表现,可以用跟踪误差这个指标去做衡量。一般跟踪误差这个指标越小,基金对于指数跟踪就更加紧密。通过跟踪误差这个指标去做剔除和筛选,尽可能选择跟踪误差相对较低的ETF或者场外指数基金,能够更好地实现投资目标。
除了跟踪误差,投资ETF可以关注产品的规模和流动性。毕竟ETF是交易品种,它的规模会带来流动性的底层基础,流动性相对好的ETF能够更好地实现日内交易,不会有太多的摩擦成本。
对于场外联接基金,可能更多还是要考察跟踪误差,一般去选择跟踪误差相对较小的。
本文节选自汇添富基金《AI芯片爆火!把握科创赛道》主题直播,分享嘉宾为汇添富基金经理孙浩(A20201019007106),文本内容根据嘉宾观点整理。嘉宾观点及汇添富基金观点不代表我司观点。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