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了!深圳南山杀出一家“军工+机器人”龙头,份额全球第一!

发布时间:

2025-05-22 15:34:05

来源:大A透视镜

国内超材料第一龙头,光启技术(002625.SZ)订单爆了。近日,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透露,今年多个基地要投产,以缓解产能压力。

简单讲,单子太多了,现有产能根本做不过来。

前段时间,成飞研制的歼10C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然而,很多“军迷”可能不知道,位于深圳南山的光启技术,这家低调的公司,其实是我国航空航天产业链上真正的“硬核”大佬。

我们先聊聊,何为“超材料”?

按照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博士的解释,所谓“超材料”,就是按照自己需求造出的一种自然界没有的新材料

这样的新材料,性能是传统材料望尘莫及的,比如增加了逆多普勒效应、完美透镜效应等。

所以,超材料的研制,是从“0”到“1”的创造过程,工艺也非常复杂,包括光刻、掩膜印刷、电子刻蚀等。可以说,超材料研发的难度、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与半导体不相上下。一旦研发成功,价值也不可估量。

以应用最广泛的现代军事科技领域为例,材料是装备的基础,“超材料”决定高精尖装备的性能。

再看看光启技术目前的行业地位。

国内唯一超材料量产且应用于尖端装备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市占率第一。

最新数据显示,光启技术全球超材料市场市占率达到12.38%,为全球市占率第一,在国内方面,光启技术市占率近90%,是绝对龙头。

截止2025年初,光启技术在超材料领域持有3项国家标准,同时还有3项国家标准正在研发。

在今年5月16日的全国超材料大会上,公司董事长透露,“光启技术已成功攻克新一代航空装备领域十大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了核心工艺的国产化替代”。

可以看出,光启技术的护城河极深。所以,光启技术的订单往往是“定点订单”,即别家做不了,只有光启能做。

除了传统的军工航空航天领域,近年,公司还介入了无人机、智能汽车和人形机器人领域,这让公司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无人机方面:

2024年底,公司进军低空经济领域并发布了全球首款全机身超材料无人机,预计2025年小批量交付,设计月产能1万架。

据悉,超材料无人机搭载了综合航电系统,具备自组网和抗电磁干扰能力。通过构建超材料全产业链,光启技术将原本价格高达数千万元、航程上千公里的无人机成本大幅降低至数十万元乃至数万元。

智能汽车方面:

这块业务还在研究阶段。目前公司依托超材料七大能力平台在智能汽车领域开展了汽车整车OTA性能测试技术研究与标准验证试验,该方案主要解决传统近场测试技术中有源指标测不准,汽车天线偏心测不准等一系列技术问题。

机器人方面:

今年2月21日,光启技术与多家科技公司签署《光启技术人形机器人-超材料关键部件与智能制造》战略合作协议,将整合AI技术、超材料研发与智能制造优势,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创新及全链条智能化生产。

据了解,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光启技术将用超材料技术深度赋能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突破非标场景运动控制难题。

当前,制约光启技术业绩释放最大的因素是产能。

公司订单根本不缺,最大的困扰是消化不过来。

我们看公司业绩:

2024年光启技术实现营业收入15.58亿元,同比增长4.25%;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11.77%。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15.96%;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10.82%。

看似不算很高,对吧?

那是因为公司产能实在有限。

事实上,2024年光启技术研制收入达到2.82亿元,同比暴增911.24%!在行业内,所谓“研制订单”在完成后可直接转化为规模化批产订单。这预示公司未来两年或将迎来批产订单密集落地周期。

所以,光启技术必须扩产。

据悉,2025年随着株洲905基地一期和天津906基地一期的相继投产,会缓解部分产能压力。

也就是说,今年光启技术的业绩,可能会有一个“爆发”。

别着急划走,有福利!

即日起到5月底,莲花控股联合古东管家APP,推出“莲花控股2025年股东回馈”活动。

截至2025年5月16日15:00持股莲花控股500股(含)以上的股东,只要在应用商店搜索、下载“古东管家”APP,按照操作指引上传股东证明资料,将能免费领取其最新产品礼盒一份,内含松茸鲜调味料、本酿酱油等高端新品,回馈活动礼盒限量提供,按申领顺序发放,送完为止。

考虑到参与活动的股东可能较多,莲花控股还贴心准备了股东专属优惠券,未申领到产品礼盒的股东,可以申领其股东专属优惠券,该优惠券可用于抵扣指定商品组合的消费。

赶紧扫码下载,参与活动吧!

爆了!深圳南山杀出一家“军工+机器人”龙头,份额全球第一!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泡财经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