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点半的五泉早市,晨光刚洒向喧闹的摊位,甘肃银行的外拓团队已就支起宣传台。蔬菜摊主李大姐攥着几张大额现金走过来,“早啊,麻烦再帮我换点零钱”,工作人员指尖翻飞间,一沓带着体温的零钱便递到她手中。不远处,商户王师傅举着刚办好的储蓄卡跟邻摊唠嗑:“以前办卡得绕大半个城,现在蹲在菜筐旁就搞定,甘肃银行这服务,攒劲!”
在陇原大地上,这样充满活力的金融场景每天都在发生。扎根西部热土,甘肃银行这家省级城商行,正以初心为墨、以变革为笔,在传统服务与时代需求的碰撞交融中,一笔一画勾勒出“金融兴陇”的活力新图景。
数据显示,自2019-2025年 6月末,该行资产总规模从 3279 亿元增至4253亿元,年均增速 4.1%,累计增幅 29.7%;各项贷款余额从 1609 亿元增长至 2446 亿元,年均增速 6.7%,累计增幅 52%;各项存款余额从 2300 亿元增长至 3409 亿元,年均增速 6.2%,其中储蓄存款累计增长1244 亿元,累计增幅高达117%。数字背后,是甘肃银行积极求变的坚实足迹,也是甘肃银行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相互成就的生动注脚。
多一环创新,让产业发展动起来
近年来,甘肃银行紧紧围绕国家和甘肃重大战略布局,不断优化信贷策略,积极引导信贷资源投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2019年以来,该行累计投放公司贷款超4000亿元,支持各类市场主体超6000户,其中向科技类企业发放贷款超820亿元,助力全省科技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数字攀升的背后,正是该行融资机制的创新之举。在一次次为特色产业与科创企业量身定制“融资解法”之时,甘肃银行充分发挥省级城商行担当,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引擎持续轰鸣。
在临夏市折桥镇慈王村,河州盖碗茶文化博览园正成为文旅新地标。河州茗源公司依托当地深厚的盖碗茶底蕴,打造集展示、体验、研学于一体的 “茶旅融合” 项目,但轻资产属性让企业因缺乏传统抵押物而陷入融资困境。甘肃银行临夏分行敏锐捕捉需求,联合甘肃金控临夏融资担保公司组建联合调查团队,创新推出 300 万元 “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
“这钱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让我们看到文化价值被认可的力量。” 企业负责人感慨道。如今,博览园游客日增,带动了慈王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让非遗文化真正成为富民产业。
从特色文旅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的触角持续延伸。在兰州新区化工产业园区,一大批新型领域的科技型企业正面临着 “轻资产、高投入、回报周期长” 的发展痛点。对此,甘肃银行兰州新区支行创新建立“科技企业白名单”机制,通过 “一对一” 精准洽谈、“点对点” 高效对接,让科技金融与产业集群需求深度融合。
大步向绿行,助力生态经济共荣
产业兴的底色是生态好。近年来,甘肃银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主动走到河西走廊的戈壁与田野间去,积极助力生态与经济共生共荣。
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甘肃银行全行共向绿色低碳领域投放贷款超500亿元,同时成功申请3.03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全行绿色贷款年均增速7.8%,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酒泉作为全国新能源 “主战场”,风电、光伏产业规模领先,但企业常因研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而面临融资难题。对此,甘肃银行酒泉分行组建绿色金融团队,创新 “一企一策” 模式,聚焦装备制造等前沿领域。
据了解,酒泉一重风电设备公司建设西北高端装备基地时,甘肃银行为其开通了绿色通道,快速投放 1.5 亿元贷款。如今该企业年收入突破 5000 万元,带动千余人就业,为当地新能源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力。
而在河西走廊东部,千万亩耕地与草原曾面临秸秆处置难题 —— 焚烧产生的浓烟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空气,更埋下火灾隐患。近年来,甘肃银行金昌支行以绿色金融为犁铧,从“给资金”升级为“赋动能”,让昔日的“生态包袱”化作“绿色财富”。
比如,在收储旺季开辟绿色通道,为永昌县天赐农业等企业投放贷款,保障资金周转;化身 “产业桥梁”,帮金昌丰清源合作社对接省内外牧场,解决秸秆饲料销路难题;同时,建立绿色企业评估模型,将环保效益纳入指标,对优质企业给予额度和利率优惠,等等。
在该行的持续助力下,永昌县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蓬勃发展 ,十余家重点秸秆利用企业发展壮大,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形成“产业兴、百姓富”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奔赴。
让多一分利,让普惠初心融入日常
立足以人为本的发展初心,甘肃银行始终将普惠初心融入日常,用减费让利的 “真金白银”,让老百姓和商户在衣食住行的细微处,感受金融服务的暖意。
夜间经济是城市活力的镜子,甘肃银行从商户需求出发,在大众巷新光夜市推广 “陇 e 付” 聚合收款码。该产品支持微信、支付宝、银联云闪付、银行卡全渠道收款等,解决了商户对账繁、到账慢的痛点。
“以前对账麻烦,到账也慢,现在一个码全搞定,关键还能省下不少手续费成本!” 经营铁板鱿鱼的陈女士对 “陇 e 付” 赞不绝口。
目前,便捷的收款体验,已吸引超过 180 家夜市商户启用,月均交易超 7 万笔、金额 380 万元,收款效率提升 65%。甘肃银行用金融力量为烟火气护航,让商户经营更轻松,让夜市消费更舒心。
与此同时,甘肃银行也在更精准发力消费端,在夜市推出“满10 元随机立减”消费补贴活动。市民使用甘肃银行借记卡或信用卡在夜市消费,即可享受实实在在的优惠,从风味小吃到特色文创,消费门槛更低,体验更好。这一举措巧妙地将普惠金融服务融入消费场景实现了“双赢”:市民享受消费实惠,商户获得客流增长和效益提升。
这是甘肃银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惠企利民政策的生动剪影。近年来,甘肃银行积极履行省属金融企业“金融为民”的责任担当,提出五个方面25条切实可行的惠民措施,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的现实意义。
据介绍,该行通过申请支小再贷款资金400多亿元,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小微企业,促其发展、降其成本。对暂遇困难的普惠小微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为1429户普惠小微企业办理贷款延期近40亿元,并为1.36万户普惠小微市场主体减息。
数智助转型,让金融服务更快更广
无论是产业扶持、绿色发展、民生服务,都需要打破时空的高效载体。近年来,甘肃银行坚持一体化、集约化、数智化转型方向,甘肃银行以数字化转型为翼,用科技让金融服务“跑”得更快、“触”得更广,让陇原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便捷与高效。
整体上,甘肃银行坚持一体化、集约化、数智化转型方向,建设更加丰富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渠道协同场景,在发展数字金融的大背景下加速迭代运营模式。手机银行是数智服务的“主窗口”。打开甘肃银行手机银行,语音助手能秒办查账、转账;首页 “因地而异”,落地地市自动切换皮肤,老年人有 “颐年版” 大字体界面,农户有“三农版”惠农入口;“惠农快贷”“税 e 贷”等产品让融资线上搞定,还能集成订机票、缴社保等服务。当下,422 万用户的选择,让它成为陇原最活跃的数字金融平台。
线下网点则上演着“效率革命”。智能柜台 3 分钟完成开户,能办 30 余项业务,替代率达 74.78%;现金边柜适配全量业务,远程视频客服随时连线,让柜员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变身理财顾问。种种迹象表明,银行网点不再是“办事点”,而是变成了广大市民的“体验中心”。
支付网络持续织密服务毛细血管。兰州夜市全渠道收款、定西马铃薯“一码通付”、张掖景区扫码通关、庆阳公交五折乘车-403万用户的选择,有力印证甘肃银行的数字金融服务已深度融入甘肃百姓的衣食住行。
每一次求新求变,甘肃银行皆深植陇原厚土,擘画出一幅幅“金融兴陇”的活力新图景。面向未来,甘肃银行将持续夯实根基、蓄势起跑,以更坚实的步伐深耕实体经济,在新时代陇原振兴的征程上书写与地方共繁荣、与时代同奋进的壮丽篇章。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迁址公告
古东管家APP
关于我们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