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了量子物理+AI+机器人的新药、新材料创新研发平台。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据IPO早知道消息, QuantumPharm Inc.(以下简称“晶泰科技”)日前通过港交所聆讯并于5月26日晚间披露通过聆讯后的资料集。
这意味着,晶泰科技有望成为第一家通过18C规则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科技公司——18C规则主要针对特专科技公司,对于行业的科技属性要求较高,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及软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及农业技术等行业领域。
成立于2015年的晶泰科技现已打造了一个世界前沿的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即晶泰科技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先进人工智能、高性能云计算以及可扩展和标准化的机器人自动化相结合的方式,为制药和材料科学(包括农业技术、 能源及新型化学品以及化妆品)等产业的全球企业集团和创新公司提供药物及材料科学研发解决方案和服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晶泰科技是在药物及材料科学研发中采用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人工智能及机器人自动化的领先者之一。
通过将基于量子物理的计算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晶泰科技平台兼顾精确度与创新性,能大规模快速处理高精度数据,并摆脱训练集限制、设计出超越行业现有水平的新颖分子。其湿实验室采用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可以对计算机式“干实验”工具生成的预测进行验证,而湿实验室实验功能产生的大规模数据则可作为进一步训练计算机式工具的反馈,从而形成一个“干湿结合”相互促进的学习循环,加速累计数据,促进技术落地。

截至目前,晶泰科技已为全球300多家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及研究机构提供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晶泰科技的客户群涵盖全球前20大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按2022年收入计)中的16家,与辉瑞、强生及德国默克集团等多家世界领先的生物技术与制药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除了制药领域,晶泰科技也已将其研发平台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包括农业技术、能源及新型化学品、化妆品等。根据招股书披露,晶泰科技目前正与一所顶尖大学合作开展电池研发自动化,主要侧重于电池电解液配方及性能测试的自动化。电池研发自动化项目旨在通过自动称重及混合、高通量配料及自动配方记录实现电池电解液自动化配方工艺的快速迭代、降低实验成本及缩短实验周期。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晶泰科技累计融资规模约7.32亿美元,在全球所有人工智能赋能的药物研发公司中的融资总额排名第一。在18C新规下,晶泰科技拥有5位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包括意像架构(腾讯)、红杉、五源资本、国寿成达和人保健康养老基金。
晶泰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持续提升研发能力和解决方案提供能力;提升商业化能力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