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赢了!中创新航撤诉,专利权纠纷案尘埃落定

泡财经

宁德时代

发布时间:

2022-07-25 17:17:41

来源:看财经

宁德时代(300750.SZ)与中创新航的专利侵权案有了最新进展。

7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网站显示,中创新航主动撤回了三项针对宁德时代的专利无效申请。至此,中创新航提起的五件专利无效申请有了最终结果:

国家知识产权局维持一件专利全部有效,一件部分有效,其余三件主动撤回!

宁德时代赢了!中创新航撤诉,专利权纠纷案尘埃落定

这就意味着,接下来双方的专利纠纷将进入法院审理阶段。同时,由于中创新航的主动撤诉,双方之间的专利战谁胜谁负,似乎也已经尘埃落定。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创新航要撤诉?

先对事件的脉络做个简单梳理。

2021年7月至9月,宁德时代向法院提出多起专利侵权诉讼;同年8月2日,中创新航正式作出回应,称收到宁德时代起诉公司专利侵权的《民事诉讼书》,并提出专利无效请求。

随后,双方进入了长达一年的专利纠纷。

今年3月,中创新航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材料,计划募资15亿美元;同年5月,宁德时代向法院申请将原先的1.85亿元诉讼赔偿金额提高至5.18亿元,同时继续要求中创新航立即停止侵权,包括但不限于停止制造、销售或许诺销售应用上述专利的相关产品。

回到中创新航为什么撤诉的话题。

为什么要撤诉?因为再不撤诉,想办法达成和解,公司上市可能就要泡汤了。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撤诉似乎也赢不了,因为专利局已经驳回两条了。

更重要的是,一旦法院认定专利侵权,那么将对中创新航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一方面,中创新航电池产品的生产和交付将受到影响,损害客户关系甚至遭到客户的索赔;另一方面,中创新航的当务之急是上市,加速产能扩张,公司急需加紧资本市场输血。

因此,大胆猜想,双方接下来极有可能达成和解协议,并且以花钱为代价获得宁德时代的专利授权!

那么,中创新航的研发能力到底如何?

重点看两个数据。

第一,专利数。

截至2021年底,中创新航拥有793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50项,实用新型专利637项和6项外观专利。可以看到,在中创新航的专利构成中,大部分都是实用新型专利,且未提及海外专利。

需要特别补充,为了筹划中创新航上市,中创新航洛阳公司作价3.24亿元,将500余项专利转让给了中创新航。

第二,研发投入。

过去三年,中创新航的研发开支分别为1.36亿元、2.02亿元和2.85亿元,在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为7.84%、7.2%和4.18%,呈逐年下降趋势。

不过,这还不是重点。

就研发金额来说,中创新航不仅不及宁德时代,甚至不及国轩高科(002074.SZ)、亿纬锂能(300014.SZ)和孚能科技(688567.SH);就研发人员来说,中创新航拥有1435名研发技术人员,但其职工薪酬仅为0.86亿元,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仅为5.99万元。

很难想象这样的薪资水平能够吸引怎样的研发人才。

最后,说一个中创新航最大的风险点。

2021年,中创新航前五大客户收入为56.47亿元,占营业总收入比重的82.9%,其中第一大客户的占比达到了51.9%,超过了一半。这就意味着,一旦丢失大客户的事情发生,那么公司将陷入极端困难。

而恰恰,这种事情正在发生。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广汽集团(601238.SH)就一直在“去宁德化”,并且称自2020年5月后就没有再用过宁德时代的电池。但是,根据中信建投研报显示,今年前六个月,宁德时代在广汽集团中的占比又重新提升至40%,意味着广汽集团恢复并增加了宁德时代的采购。

看到自己的第一大客户重新加强了与宁德时代的合作,中创新航作何感想?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泡财经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