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吴理想
来源|财富独角兽
近期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朝4000点高歌猛进,双创指数一路向上迭创新高,这也让权益类公募基金扬眉吐气,年内实现净值涨幅翻番的产品比比皆是;但也有少数年内还在下跌的产品坠落榜尾,甚至因产品处于锁定期让投资者无法赎回而黯然神伤。
本文的主角长信企业成长三年持有就是这样的产品,它成立于2022年的7月1日,目前刚刚度过产品三年的届满期打开不久。但目前产品最新的年化收益仅仅约为-4.72%,这一水平在同类的2994只基金中仅排在第2174位。进一步拆分成立以来分年度收益看,2023年全年下跌大约10%,但2024年全年上涨大约14.13%,然而今年到目前下跌约2.95%,没有太过亮眼的表现。
01
成长基金重仓风格太过保守?
作为混合型基金,从该基金的契约来看,长信企业成长三年的投资目标是通过积极主动的资产管理,在严格控制基金资产风险的前提下,优选各个行业的优质企业进行投资,力争为投资者提供稳定增长的投资收益。
同时,从该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来看,产品设定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6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30%+恒生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折算)*10%”,从上述角度理解,该基金应该是侧重偏成长风格的主动权益类产品。
但截至8月29日,该基金的最新净值和累计净值均为0.8581元,为何其业绩如此之糟糕呢?从最近一期基金二季报的十大重仓股来看,两位基金经理将一季报的重仓股几乎全部调换,只留下了圣泉集团一只标的,调出的股票包括了阿里、腾讯、快手、小鹏汽车等一众主要来自港股的明星公司。
再看他们所调进组合的标的,主要包括了国航、东航、山东黄金、人保、太保、小商品城等等相对高股息防御类标的,并且它们与市场热点的算力、半导体、消费电子、创新药、军工等赛道无一瓜葛。从大盘急速上攻的近三月涨幅来看,除去来自科创板的南亚新材实现涨幅翻番外,其余组合标的无一能够涨幅超过40%,甚至其同时重仓A股和港股的中国国航,还在上述时间段出现了下跌。
如果再往前倒退去年的四季报,能够发现当时基金重仓的思路以偏人工智能方向的科技为主,似乎每季该基金都要大跨度变化风格,这所为何故呢?答案或许与规模有关,因为今年7月1日是产品成立的三年届满期,遗憾的是产品整体业绩始终没有太长起色,导致其基金经理不停变更赛道来碰运气。从8月底披露的中报看,其半年末全部的持股也仅仅为26只,同时组合中十大重仓股外的标的占比都不到3%,大概率也说明基金经理手中的弹药并不富裕。
从基金公告来看,该基金从6月27日就公告对外开放日常赎回和转入转出业务,不难判断或许操作风格和赎回压力有关。从财报披露时点的6月30日来看,其最新规模仅仅约为2.43亿元。
在二季报中,基金经理表示,本基金在运作中维持了“聚焦长板,个股集中,风格分散”的投资策略,保持了在顺周期/高成长/低波动风格上的分散。 伴随外部影响缓和和国内经济企稳,我们预计下半年市场整体或将维持震荡走势,但底部有望逐步抬升。在此背景下,我们相信有基本面支持的个股在今年将更有可能在股价上获得反馈。
他们在中报中也强调:“上半年市场呈现W型走势,宽幅震荡。一季度泛AI应用方向,包括计算机、传媒、互联网、机器人、智能驾驶等陆续表现。二季度伊始伴随外部事件影响,市场快速调整,后续新消费,AI算力板块走强。本基金在运作中维持了聚焦长板,个股集中,风格分散的投资策略,保持了在顺周期/高成长/低波动风格上的分散。”
02
后安昀时代长信基金难寻主动权益旗手?
老将叶松规模成硬伤、选股多靠量化留下隐患
该基金采用的是双基金经理制,其中一位是老将叶松、另一位是管理将近4年的新人陆晓锋。先看叶松,这位累计任职将近14年半的老将,2007年7月加入长信基金,担任行业研究员,从事行业和上市公司研究工作,曾任基金经理助理、绝对收益部总监、权益投资部总监。
但问题在于他目前在管的基金的任职回报多数为负,并且仅有一只已经卸任的基金实现了勉强的任职回报翻番。或许因此受到拖累,尽管他目前在管五只基金,但截至今年半年末的合计规模仅为13.75亿元。
再看和他一起搭档管理的陆晓锋,这位马上工龄将要四年的基金经理也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新人,他的过往经历较为辉煌,他是美国布兰戴斯大学国际经济与金融学硕士毕业,具有基金从业资格。曾任职于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2016年7月加入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曾任基金经理助理兼研究员。
但是,他目前在管两只基金,除去长信企业成长三年持有外,另一只基金的年内同期收益不到5%,同样排在同类产品较为靠后的位置上。从今年来看,管理产品满5年的女将张子乔业绩更为突出,其在管三只产品中的两只都实现收益超过35%,主要是选到了新易盛、胜宏科技这样的大牛股,但问题在于她的知名度极低,三只基金半年末的规模还不足3亿元。
实际上,长信基金的被动权益产品口碑要远远好过主动部分,这主要是因为公司的量化基金相对更为成功和知名,从基金经理来看,主要是老将左金保和中生代宋海乔坐镇掌舵。但量化在极致的大牛市中存在模型跟不上变化的问题,不及时的参数修正往往就会导致错过热点或者踏空,因此很难整体成为权益投资的主流,后安昀时代长信基金难寻他的接班人!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