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福建德尔IPO首轮问询披露:下游市场持续扩张,知名客户遍布全球

发布时间:

2025-02-15 15:11:30

来源:同壁财经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2月13日晚间最新消息,福建德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福建德尔科技”)完成上交所审核问询函回复并披露。

  招股书显示,福建德尔科技以氟化工基础材料为起点,延伸发展含氟特种电子气体、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和新能源锂电材料等多个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构筑以含氟新材料为核心的氟化工产业升级,产品应用领域属于我国当前急迫需要进一步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对保障高端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优质企业。

  新质生产力方向优质企业,业绩向好彰显发展韧性足

  招股书显示,在含氟电子特种气体方面,福建德尔科技产品线已覆盖行业主流含氟电子特种气体,是目前国内少数掌握从氟化氢制备、电解制氟、工艺合成、精馏纯化、产品检测、直供终端客户和废气回收服务的全流程专业制造商之一,实际产销含氟特气产品数量在国内同行厂家中最为齐全,总体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品种、质量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行业权威协会说明显示,发行人近年来含氟电子特种气体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福建德尔科技年产7000吨六氟化硫产能居全国第二、年产2000吨四氟化碳产能居全国第一、年产50吨一氟甲烷产能并列行业第一、年产500吨三氟甲烷产能及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也是国内唯一实现电子级三氟化氯规模化生产的企业。近期,生态环境部向福建德尔科技核发了一氟甲烷和三氟甲烷生产配额,是唯一实现电子级一氟甲烷批量生产的厂家,也是唯一具备自主合成三氟甲烷并提纯至电子级能力的生产厂家。

  福建德尔科技本次发行选择《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3.1.2条款的第二套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6亿元,最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2.5亿元。根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4年1-6月,发行人营业收入分别为12.55亿元、16.98亿元、14.18亿元以及7.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3亿元、2.21亿元、1.19亿元及0.64亿元。根据发行人福建德尔科技最新主要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符合上述上市标准。

  “卡脖子”产品持续开发迭代,客户遍布全球彰显硬科技

  作为一家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福建德尔通过持续加强研发创新形成深厚的研发底蕴和技术积累,先后承担国家级专项3项和省级重大科研课题1项,包括科技部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工程(02专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专项和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专题等,获得授权国内发明专利271项、国外发明专利6项,构筑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招股书显示,公司作为国内少数能够同时制备氟化工基础材料、含氟特种气体、新能源锂电材料和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的企业之一,凭借优异可靠的产品质量、丰富齐全的产品品类、成熟稳定的生产能力、灵敏快捷的响应速度等优势,公司与众多国内外知名客户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公司部分产品已经进入台积电、三星、英特尔、铠侠(原日本东芝)、格芯、联华电子、华虹集团、中芯国际芯联集成、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积塔半导体、华润微、粤芯半导体、京东方、三星显示、夏普、华星光电、天马微、维信诺、信利光电等全球高端客户,积累了众多优质客户群体并获得终端客户的高度认可,已经构筑较高的客户壁垒。此外,招商证券研报显示,新能源行业需求火爆,含氟精细化学品强势崛起,六氟磷酸锂需求也将伴随锂电池出货量高速增长而稳步增长。

  据首轮问询回复显示,福建德尔本次募投项目的主要产品主要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伏等下游应用领域,募投项目涉及主要产品未来市场需求仍在不断增长,下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对行业新增产能仍具备较强消化能力。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外厂商减少境内供应等因素将进一步扩大国产化产品需求,公司凭借现有的客户资源、技术水平、产品类别和品牌积累等综合优势,将为募投项目实施提供有利条件,为产能消化提供有力保障。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