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调整,布局十一月

发布时间:

2025-10-22 20:41:57

来源:格隆汇

站在十月末的时间节点,A股市场正经历成长产业景气周期中的良性调整。

历史规律与当前市场信号叠加,清晰指向一个结论:本轮调整已进入后半程,十一月将迎来行情切换的关键验证窗口,当下正是布局下一阶段成长主线的最佳时机。

复盘

成长产业的景气周期从不缺少波动,但良性调整的“边界”往往有迹可循。

回溯近十年A股几轮典型成长行情——2019年半导体周期、2020年新能源赛道、2023年AI浪潮,其估值向业绩切换阶段的调整特征高度相似:最大调整幅度多在15%-20%,持续时间1-2个月;而其中强势主线的回调更浅、更快,最大跌幅10%-20%,调整周期仅0.5-1个月。

对照本轮调整,当前数据已接近历史区间下限。截至十月下旬,代表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最大跌幅仅9.1%,调整时长8天;而本轮行情的核心主线——AI算力板块,最大跌幅10.4%,调整时间22天。无论是调整幅度还是持续周期,均未触及历史良性调整的上限,甚至显著低于均值。

无惧调整,布局十一月

这一现象背后,是成长产业的景气度“托底”。与历史上部分调整伴随“景气证伪”不同,当前AI产业仍处于强势上行通道: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英伟达上调新一代AI芯片Vera Rubin出货预期,相关头部企业同时将1.6T光模块总需求上调至1500万,且仍有再次上调动能,AI基建产业景气周期持续得到验证,高景气度决定了调整的“有限性”,也为后续反弹奠定基础。

两大契机和机会打开十一月行情

十月末至十一月初,市场将迎来两个关键验证节点,这两大事件将直接决定新一轮行情的启动节奏与强度。

第一个契机是三季报收官后的业绩验证。10月底,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将全部披露完毕,成长板块的“业绩含金量”将成为行情切换的核心驱动力。从已披露数据看,2025年Q3成长风格的业绩优势已现:AI算力链(CPO/液冷/光纤)净利润平均同比增速超30%,机器人、游戏等应用端增速达20%,若后续披露的公司延续这一趋势,成长风格的“业绩相对优势”将进一步强化,估值切换的逻辑会更顺畅。

第二个契机是韩国APEC峰会的中美关系信号。作为十月末全球瞩目的外交事件,中美会晤若能达成阶段性共识,将直接缓和当前全球紧张局势。

对A股而言,这一信号的影响是“双向利好”:一方面,半导体、稀土等受外部政策扰动较大的板块将迎来情绪修复;另一方面,出口导向的风电、工程机械等板块,也将受益于贸易环境改善的预期。

历史经验显示,中美关系阶段性缓和期间,成长板块的反弹弹性往往高于大盘。

除了十一月的关键验证,十月下旬仍有两大积极因素在持续发力,为市场提供“安全垫”。

其一,重要会议规划的政策红利。当前正在召开的重要会议,将重点讨论下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建议。从政策导向看,对科技自立自强、新质生产力的重视程度将进一步提升,AI、高端制造、新能源等成长领域有望获得更多政策支持。这种“政策预期差”已开始影响市场风险偏好——近期深地科技等板块的资金流入明显增加,正是资金提前布局政策红利的信号。

其二,全球流动性宽松的“窗口期”。美联储10月底议息会议大概率将继续降息25BP,这是自2025年以来的第二次降息,标志着全球主要央行的宽松周期已进入常态化。对国内而言,美联储降息将打开货币政策空间,11月降准或定向降息的概率显著上升。

从历史数据看,流动性宽松周期中,成长板块的估值弹性往往高于价值板块——2019年、2020年的两次宽松周期里,创业板指涨幅远远高于沪指,这一规律或将在本轮行情中重演。

两大主线紧抓牢

当前调整已近尾声,布局需紧扣“成长景气”与“业绩硬支撑”两大核心逻辑。

从历史表现看,良性调整期内领跌的成长风格,在下一阶段往往会成为领涨主力;若将调整期与后续行情合并计算,成长风格的涨幅大概率居首或次席,收益确定性显著。具体可聚焦两条主线:

主线一:AI算力+应用,成长行情的“核心引擎”

AI产业的景气周期远未结束,当前仍处于“算力基建→应用扩散”的加速阶段,是下一阶段最确定的主线。

算力硬件:光模块、PCB、液冷散热等细分环节直接受益于数据中心资本开支提升。随着互联网巨头大幅增加资本开支,服务器、IDC电源、算力租赁等方向订单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国产算力产业链正处于从0到1的突破阶段,在“东数西算”工程推进和AI芯片禁运等外部催化下,国产GPU/HBM芯片、服务器代工、存储芯片等环节迎来黄金发展期。

AI应用端:随着算力基建逐步落地,AI 应用端的 “场景兑现” 将成为下一阶段的亮点。在大模型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的背景下,AI正在医疗、金融、教育等垂直领域加速商业化落地。2026年有望成为AI应用爆发的关键年份,AI手机、AIPC等新型终端预计出货超1亿台,为端侧芯片、传感器等细分领域带来机会。

主线二:波动中的“稳健选择”

除了高弹性的AI主线,部分具备“业绩硬支撑”的板块也值得关注,这些领域受益于行业景气度上行,业绩韧性强,适合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

电力设备:电网投资与出海双轮驱动

电力设备行业正迎来内外需共振的发展机遇。国内方面,电网投资持续高位运行,2025年国家电网计划投资首次突破6500亿元,藏粤直流工程等特高压项目密集开工,带动线缆、变压器、换流站等设备需求。柔直技术作为特高压中少有的新技术方向,未来2-3年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换流阀市场可能迎来翻倍增长。

海外市场同样空间广阔,逆变器、变压器、电表等产品出口持续高增。我国电力设备企业凭借“强技术、强制造、低成本”优势,正加速开拓国际市场。

机械设备: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极

中国机械工业正迎来高端化与智能化的双重转型机遇。工程机械行业在海外市场表现亮眼,2025年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推进线上出海,快速打开海外市场。

不同区域市场需求各异:欧美市场对电动化、环保型设备需求旺盛;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则随着基建潮的兴起,对中国的基建产能有巨大需求。中国机械企业凭借产品性价比和快速服务响应,在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调整是布局的“礼物”,十一月见真章

市场的每一次调整,都是对长期逻辑的“检验”,也是布局优质资产的“机会”。当前成长板块的调整已近尾声,十一月的业绩验证与政策信号将打开新一轮行情空间。

无需纠结于短期波动,应紧扣“成长景气”与“业绩稳健”两大主线,在调整中布局算力、应用、电力设备等核心方向。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规律往往相似——成长产业的景气周期中,调整从来都是暂时的,而现在正是布局下一阶段上涨行情的较好时间点。

如果,你对股票投资感到困惑;

如果,你对如何应对市场波动感到迷茫;

如果,你对接下来应该关注哪些行业方向感到无所适从。

那么,请扫码加入我们,获取更详细的产业链分析和投资策略,跟随格隆汇研究院一起,在AI的浪潮中把握确定性机会,分享产业革命的红利吧!

注:文中所涉公司仅为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决策前请务必结合独立研判。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