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室
文/虎山
市场分化加剧,行业主题基金站上风口,ETF资金流向揭示主力最新偏好
7月以来,A股市场在震荡中呈现鲜明结构性特征。上证指数依托金融地产等权重板块顽强收红,而创业板则受科技类板块拖累表现低迷。
在这一轮市场分化中,光伏产业链集体爆发,通威股份强势封板,光伏ETF指数基金单日大涨近5%。与此同时,ETF市场资金流向发生显著变化——行业主题ETF吸金明显,而A股宽基产品遭遇大幅减持。截至7月初,全市场ETF总规模已突破4.3万亿元,在震荡市中持续吸引配置资金。
光伏“反内卷”:政策驱动行业拐点
光伏板块近期成为市场最亮眼的明星。2025年7月8日,光伏产业链全线爆发,带动光伏ETF指数基金盘中大涨近5%,新能源50ETF、创业板50ETF同步涨超2%。
这一行情的核心催化剂来自政策层面: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门召开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高层对“反内卷”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参会企业负责人表示,会议给予行业发展“极大信心”。光伏行业的供给侧改革预期正在增强。华创证券分析指出,硅料收储、光伏玻璃减产、高层“反内卷”会议等一系列事件,正在改变市场预期。
在行业基本面方面,光伏市场已进入“出清深水区”。中原证券认为,去库存和去产能是行业供需改善的必要举措。随着行业自律推进及供给侧政策落地,产业链价格及盈利有望触底回升。目前光伏行业价格及盈利均处于底部位置,在供给侧政策的修复预期下,板块正迎来持续性反弹。
反映到具体产品,碳中和ETF(159790)连续三日收阳,7月10日再度上涨0.69%,成为资金布局光伏修复行情的重要工具。该基金作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碳中和主题基金,聚焦电池、电力、光伏设备等低碳主题公司,受益于国家“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覆盖社会经济各领域与减碳相关的龙头企业。
医药与科技:双主线引领成长赛道
除光伏外,科技成长领域的两大主线同样引人注目,而医药板块则在上半年展现出惊人爆发力。
医药生物板块无疑是2025年上半年的最大赢家。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业绩表现最好的基金是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QDII),业绩增长86.48%,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几乎全部是创新药。主动股票型基金中,华安医药生物A以66.44%的业绩增长摘得桂冠,混合型基金中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增长75.18%。创新药领域的强势表现源于产业基本面的实质性突破。
平安医药精选基金经理周思聪指出:2025年,中国创新药行业迎来 “出海爆发、国内放量、集体盈利”的三重机遇,从研发投入期转入收获期。
在科技领域,两条主线值得关注:
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正在快速完善。硬件端的持续建设叠加应用端的不断探索,使得AI产业展现出深远的投资价值。海外AI芯片龙头公布的下游需求数据超出预期,打消了市场对宏观经济影响AI硬件投资节奏的担忧。除GPU外,AI ASIC芯片龙头也给出了超预期的中期业绩指引,印证了人工智能需求的强劲势头。
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确定性持续提升。虽然海外需求存在短期波动,但国内需求已经吸引各大厂商加入研发赛道。随着落地场景的逐步探索,这一新兴产业正进入加速发展期。
北交所主题基金成为上半年另一匹黑马。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上半年业绩增长82.45%,在全市场基金中排名第二。北证50指数上半年累计上涨约39.45%,相关主题基金占据全市场公募基金涨幅前十中的八席,专精特新企业的长期价值凸显。
防御策略:红利与周期的价值重估
在市场震荡期,红利策略展现出强大的防御特性。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当周,红利指数上涨2.08%,领跑主要宽基指数。
银行板块表现尤为亮眼,成为支撑大盘的关键力量。东吴证券在金融产品跟踪周报中指出,银行板块在中报节点后继续表现强势,是后续确定性较高的方向。
从日历效应看,7月份往往存在特定周期性机会:钢铁板块受益于高温减产预期,有色金属可能因美联储降息预期而走强,国防军工则因阅兵等事件催化。
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本周钢铁行业以5.27%的涨幅领跑各板块,建筑材料(3.96%)、银行(3.77%)紧随其后。在ETF市场,红利低波ETF单周吸金7.09亿元,显示资金对稳健收益品种的青睐。
防御性配置成主流
在市场震荡期,资金防御性配置特征显著。7月7日,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单日净流入4.77亿元,在科技板块回调背景下凸显避险价值。
固收类ETF同样获得增持:南方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流入4.05亿元,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流入3.74亿元,反映投资者对低风险资产的偏好升温。
从行业分类看,金融地产ETF单周吸金43.53亿元,成为最受资金青睐的板块;TMT板块紧随其后,获得28.71亿元净流入。
细分领域中,证券ETF(13.06亿元)、科创芯片ETF(13.48亿元)成交活跃,成为资金布局科技与金融结合点的重要工具。而资金撤离方向集中在流动性敏感品种:海富通中证短融ETF遭遇11.31亿元净流出,嘉实中证A500ETF份额减少3.24亿份,显示中小盘成长风格暂时遇冷。
下半年,震荡中的结构性机会
当前市场面临多重关键节点,7月下旬的重要会议将为下半年经济政策定调,结构性政策值得期待。
易方达基金余海燕在7月展望中指出,年中进入中报预告密集披露期,业绩表现将成为短期焦点,市场交易重心或逐渐向绩优方向转移。
外部环境同样影响市场:7月9日是美国与多国“对等关税”谈判截止日,若未延期,部分国家关税税率可能再次抬升,带来较大不确定性。银河证券提醒下半年三大风险点:关税扰动、美元信用体系承压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上升、以及地缘风险导致的商品输入型通胀压力高企。
在这一背景下,招商证券提出了 “双轮驱动”的投资框架:“反内卷”和AI构成推动市场的两大核心力量。一方面,“反内卷”驱动企业削减资产开支,出清过剩产能,改善经济供求关系;另一方面,AI技术革命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扩散的投资机会。
从配置策略看,偏大盘风格且绩优的核心资产(如中证A50、沪深300)以及价值属性的红利风格(如中证红利)值得关注。同时,科创板50指数代表的科技核心资产及恒生创新药指数等创新产业方向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基金产品配置指南:
华安中证光伏产业ETF(159618):紧密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覆盖通威股份、隆基绿能等光伏全产业链龙头企业,成为本轮“反内卷”行情的直接受益者。
华夏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ETF(159790):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碳中和主题基金,聚焦光伏设备、电池、电力等低碳企业,在政策与基本面双轮驱动下表现稳健,近期冲击三连阳。
创业板50ETF(159949):覆盖阳光电源、锦浪科技等新能源领军企业,规模大、流动性好,是把握成长风格反弹的利器。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上半年收益率58.77%,精准布局荣昌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等港股创新药龙头,受益于中国创新药出海爆发趋势。
对于稳健型投资者,中证红利ETF提供“波动低、高分红”特性,在震荡市中防御属性突出。而看好AI产业趋势的投资者可关注科创芯片ETF,该产品单周吸金13.48亿元,成为资金布局半导体国产化的重要工具。
南方基金、华泰柏瑞和平安基金近期集体申报中证通用航空主题ETF,低空经济或成下一个风口。市场在关键点位反复震荡中凸显资金调仓痕迹,随着政策窗口临近和宏观经济数据逐步披露,板块轮动将更加频繁,投资者不妨在产业趋势与盈利确定性间寻找最佳平衡点。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