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汕大佬姚振华,又被逼债了。
最近北京金融法院再下判决,强制执行他名下资产,执行标的高达37亿元。
而天眼查数据显示,姚振华名下被执行的总金额,已经逼近500亿大关。
这位曾以「宝万之争」血洗资本市场的狂人,如今还能撑多久?
翻开姚振华的2025年日程表,可能每一页都写着「还债」二字。
1月3日,佛山法院一锤砸下2亿执行令。1月22日,广州法院追债3.4亿。2月10日,南昌法院执行5.6亿。今年开年才两个月,姚振华就已经被各地法院执行了近50亿,平均每天被催债近8000万。
在他名下96条被执行人记录中,最新一条立案日期是2月25日,频繁程度可见一斑。也难怪有网友戏称,姚老板不是在法院,就是在去法院的路上。
搞不好在我们看这篇文章的时候,他又会有新的记录产生。
面对巨额债务,姚振华不得不断臂求生,宝能系的资产被一件件搬上拍卖台。但市场早已看透这些,买家们像秃鹫盯着腐肉,只等骨折价抄底。
例如前海联合基金30%的股权,评估价6700多万,结果五次流拍后,最终以4.4折贱卖。
观致汽车生产线和新车,多次出现在司法拍卖平台,然而买家寥寥。
宝能城花园,宝能科技园等核心地产项目,也都被强制处置抵债。
姚振华的故事,是成也野心,败也野心。
2000年创立宝能集团后,姚振华以地产起家,随后杀入金融、物流、汽车等领域。巅峰时期,宝能系手握前海人寿、前海财险、公募基金、小额贷款等金融牌照,一场轰动一时的「宝万之争」,让他成为了资本市场的著名「野蛮人」。
然而,摊子铺得太大,现金流却跟不上。
以汽车为例,宝能2017年豪掷66亿收购观致汽车,号称要打造中国特斯拉,结果观致销量惨淡,生产线沦为拍卖品。
从地产到金融,从物流到造车,姚振华什么都想吞,但什么都没消化。
宝能系的扩张极度依赖借债,仅钜盛华一家公司,就通过发债、质押股权等方式融资超千亿元。
高杠杆如同一把双刃剑,市场景气时,它能撬动巨额收益,一旦风向突变,债务利息和兑付压力足以压垮企业。
2021年,房地产调控加码,金融去杠杆政策收紧,宝能系的资金链瞬间断裂,姚振华从资本猎手沦为老赖,只用了不到三年。
如今的姚振华,早已不是那个睥睨江湖的枭雄。
2023年7月,他视察自家公司中炬高新,竟被保安拦在门外。同月底,他在公司门口被债主围堵,仓皇逃跑时摔得灰头土脸,与昔日千亿富豪的形象天差地别。
资本市场的残酷,在姚振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2016年,他身家1150亿,胡润榜排名第四。
2025年,他名下被执行总金额高达489亿,连基金牌照都快保不住。
有人算过一笔账。姚振华就算每天中500万彩票,也要连续中26年才能还清债务。
姚振华还能撑多久?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潮水退去,裸泳者终将现形。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