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审核即将回归配额制吗?

发布时间:

2024-09-06 15:32:55

冰点

近日市场传言,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中国证监会签署的《关于跨部委合作机制下推送科技型企业适用绿色通道政策的合作备忘录》,将会同中国证监会对审核通过的科技型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在首发上市(IPO)等方面实现“即送即审、审过即发”,并将于20243季度开启科创板上市绿色通道:

1、承担过发改委、工信部、农业部等部委重大项目(签署任务书的才算),或上了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

2、达到上述条件后还需满足16%研发费用,150名以上的研发人员,不强调是否盈利。

3、各地发改委已经电话通知辖区内上市储备公司让符合条件的9月内部系统完成填报,各省均有推荐上市的配额。

4、核心是由发改委牵头筛选真正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产业龙头,各部委与证监会IPO上市审核责任共担。

同时,科创板以后只接受由各省发改委汇总上报至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经多层筛选,确认可以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课题的相关公司,其他自主申报的公司一律不予受理。

看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并没有感到十分意外。A股股票发行审核历经配额制、通道制、保荐核准制以及目前的注册备案制等过程,堪称行政权力向市场选择过渡的发展过程。虽然现在的注册制难言成功,但至少对市场参与各方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有关股票发行的市场化启蒙,其积极意义是如何强调都不为过的。

如果传言属实,意味着曾经作为注册制实施先锋的科创板IPO发行审核(未来必将波及其他所有板块)已经回归配额制。这一转变对国内资本市场的影响也是如何强调都不为过的。

为新质生产力企业提供融资便利是新任证监会主要负责人的重要工作目标,作为新质生产力融资主战场的科创板无疑成为领导的关注焦点。此番证监会在科创板IPO审核上绑定发改委与工信部,除去为大局服务的主要目标之外,分担对企业硬科技属性的判断风险也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只有市场才能选出真正的硬科技企业。这一点,至少在资本市场相关主体中,已经形成共识。没有一家世界一流的科技公司是政府培育出来的,也同样没有一家是靠承担政府项目成就其伟大的。道理谁都懂,证监会也绝不糊涂。

顺便说一句,证监会主席也是一份工作,要向老板负责的。工作效果怎么样可能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去贯彻老板的意图,并且让老板觉得你在干事儿,而且已经尽心尽力了。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泡财经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