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鸟叔
最近又被拼多多上的商品震惊到了。
起因只是想买点鼻炎贴,缓解一下秋冬季节的症状。但当我在拼多多输入关键词“鼻炎“,震惊的画面传来了。
“三日断鼻炎“、”攻72种鼻炎“、”一次性断鼻炎“……各种药品宣传语映入眼帘。

出于强烈的好奇心,我又用同样的关键词,去淘宝和京东进行了搜索。

(左淘宝,右京东)
画风就正常多了。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又对比了更多的拼多多商品,而且更仔细地浏览了商品详情。
结果,大家可以自己看……
01
——
拼多多上的药品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六条,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的内容就包括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
但拼多多商家的宣传画风是这样的:

左边这款产品,只是一款营养补充剂,却把脑萎缩、记忆减退、神经损伤、老年痴呆、认知障碍以及仅吃3瓶等关键字全打上了。
右边这家也是同样的套路,“重度脑损伤,3瓶就够”。而且这样的商品,还参与了拼多多官方的百亿补贴。
一款名为耳聋左慈丸的药品,商家宣称“一次吃好不再聋“、”耳聋半辈子、只需买一次“、”主治耳聋效果惊人“、”当天见效果“等等,爆卖2.2万件。

但我查了查耳聋左慈丸的药品说明书,该药只用于肝肾阴虚证之听力逐渐减退,耳鸣如蝉声者。
说明书还明确提到,突发耳鸣耳聋者禁用。但在拼多多商家这里,这些提示通通都没有。
在拼多多,感冒药是这样的:

退烧药是这样的:

头痛药是这样的:

02
——
拼多多上的露骨宣传
2018年6月,《法制晚报》曾发布报道《拼多多现违法涉黄涉暴力商品》,指出拼多多上存在商品涉黄等问题。
拼多多当时回应称,已紧急排查,并启动全面、系统清理,关闭涉事店铺,下架违规商品……
拼多多还表示,作为一家成立不到3年的公司,深知还有太多不足。希望全行业一起推动图片识别、AI巡检技术的进步,未来能够彻底清除该类商品,营造电商发展的健康环境。
但拼多多上某些商品的画风,仍然不忍直视。
比如拼多多上的两性健康产品是这么卖的:


前两年被媒体报道过的涉嫌色情的所谓“创意打火机”,仍然在售:

打着“更懂男人”、“透光看全身”等字样的眼镜:

露骨的产品宣传图片:

打着“领个小朋友回家吗”旗号的某产品:

打着“强推”、“30天拥有1000+女性资源”的所谓“海王训练营”课程:

打着“夜场专用”、“午夜会所”旗号的某产品:

最露骨的内容,可能都在商品详情和评论中。比如拼多多上某款“睡眠药”产品详情,店主就放了大量露骨的评论:

(某款药品的商品详情中各种“擦边“)
03
——
保健品当药品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5年修订)第十八条,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
(二)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三)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
(四)与药品、其他保健食品进行比较;
……
保健食品广告应当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但拼多多平台上,违规将保健品当药品出售的商家不在少数。
比如如下商家,就将用于改善睡眠的保健品,标注为“新型安睡药“。

(保健品当“新型安睡药“)
前面我们提到的宣称治疗脑萎缩的产品,也只是一款保健品。

(同一款产品,左拼多多,右京东)
不过,同一款产品,在拼多多打出“老年痴呆”等诸多适应症,并标注“效果可见”,在京东就显得正常多了。
04
——
这些产品有版权吗?
前两年就有某权威媒体报道过,拼多多上打包出售明星歌曲合集。比如周杰伦的全部歌曲在拼多多上打包只卖几毛钱。
如今这类产品在拼多多上仍然很多,只是店家大多会用谐音等形式进行规避。

(左拼多多,右京东)
用同样的关键词去京东搜,显示的结果基本正常。
在拼多多,被打包出售的除了音乐,还有电影、小说、动漫、有声书等。另外也包括各大平台的VIP账号和VIP内容。

(8万篇知乎盐选内容1分钱起售)
05
——
被禁止的“快递盲盒”
打着无主快递名义销售的“快递盲盒”,曾在各大电商平台风靡过一阵。
今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并实施。《指引》第五条明确规定,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快件,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

(左淘宝,右京东)
此后,在京东、淘宝等平台,基本上已经搜不到这类商品。但在拼多多这类商品却很多。

(拼多多上的“快递盲盒”)
06
——
还有很多
拼多多上还有很多奇怪的商品。
比如当我们以“超级快充”为关键词搜索,淘宝京东呈现的是目前主流的120W手机快充充电器。

(左淘宝,右京东)
但在拼多多搜索,出现了多个号称匹配华为、OPPO的手机快充充电器,可以达到580W、680W。

580W的快充,匹配的是华为和OPPO哪款手机?

拼多多上的珠宝店,可以光明正大打着“老凤祥”的字号销售产品。
5块钱的产品可以宣称“明早12999元”。
商家明知自己的产品不是黄金,却还在图片和产品名称上挖空心思。
“官方正品24纯黄金色光面”……既打了黄金的擦边球,又让你找不到破绽。
拼多多平台上,还有太多稀奇古怪、闻所未闻的问题商品、问题店家。其中有一些已经被其他媒体反复提及。
拼多多的用户有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太强的识别能力。这些问题或许真的能对他们带来伤害。
今年,拼多多股价反弹了85%以上,市值已经重回万亿上方。
仅从市值来看,拼多多已是国内除腾讯、阿里外的第三大互联网公司。
2022年,媒体报道拼多多的GMV在3万亿元左右。虽低于淘宝系,但与京东系持平。
拥有如此规模的拼多多,应该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合法合规、合情合理,这并不算多高的要求,只是一条基本的底线。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花椒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