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来:中国半导体的“诺亚方舟”

发布时间:

2025-10-17 18:19:40

来源:司库财经
新凯来:中国半导体的“诺亚方舟”

作者/庆福

编辑/嘉嘉

“当时推出了6大类31款半导体设备,这一次请大家继续拭目以待”,10月10日,在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郭子平特别推荐新凯来,称将会在展览会上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而在五天后,新凯来揭开了本次惊喜的面纱——展示了包括光学检测BFI、光学量测设备DBO、物理与X射线量测设备AFM、刻蚀产品ETCH等领域的16款设备产品。其中新凯来发布的EDA工具与超高速示波器,在技术上指世界顶尖水平,实现了国产半导体的向上突破。

如今的新凯来被誉为“半导体领域DeepSeek”,它不仅要以一家公司的科研力量实现半导体全领域的技术突破,更是代表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向上突围和高端产业链的自主权。

【1】华为的星光工程

“一夜之间,华为失去了在海外上市手机的资格,全球业务陷入瘫痪,海外市场几乎‘消失’”,每当回想起六年前的那个夜晚,时任华为消费者业务CEO的余承东都会用“至暗时刻”形容这场供应链危机。

2019年,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达到2.41亿台,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7.5%,仅次于三星的3亿部,位居全球第二,距离全球登顶只有一步之遥。

(来源:互联网)

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面临5G芯片断供、无法获得GMS服务授权的困局,其消费电子业务被狠踩急刹车,5G芯片库存被逐步消耗、华为手机在海外无法获得谷歌应用服务。

余承东更是悲观地表示,麒麟旗舰芯片可能成为绝版,华为在高端手机、全球市场两大领域遭受重创,2022年,华为全球手机出货量为2800万台,只有三年前的十分之一。

彼时在外界看来,被“断供”的华为似乎要退出手机市场,但风雨来袭,华为早已未雨绸缪,开始备战。

2018年,“华为2012实验室”内部集结了材料科学、精密机械、光学工程等领域的人才,并从全球引进半导体设备制造专家,以此启动了半导体设备自主研发项目“星光工程”,寓意“在至暗时刻寻找突破之光”。

“星光工程就是要解决芯片制造设备的问题,这是华为生存的关键”,任正非对星光工程寄予厚望,认为星光工程是华为的“生命线”项目,目标不是短期盈利,而是要构建不被卡脖子的芯片制造能力。

此后为了加速“星光工程”的发展进程,2021年8月,华为将其从“华为2012实验室”中剥离,由深圳市国资委通过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对其进行“战略性重组”,从此华为“星光工程部”蜕变成了独立经营的“新凯来”。

如今的新凯来不仅是华为打破半导体上游供应链卡脖子的希望,更是中国半导体行业、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向上突围跃迁的“前锋”。

【2】新凯来的新使命

“中国不太可能独立复制出顶尖的光刻技术,因为阿斯麦依赖于不懈的创新,以及整合只有从非中国供应商处才能获得的零部件。”

2022年初,针对包括新凯来等在内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的国产化技术突破,ASML CEO温彼得直接表示,光刻机等半导体设备不仅需要技术突破,更是需要全球顶级的技术合作。

确实,半导体设备领域高度复杂,属于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以ASML公司的极紫外光刻机为例,其零部件超过10万个,全球供应商数量更是高达5000多家。

例如德国蔡司的提供高精度反射镜、美国Cymer提供13.5nm波长光源、瑞士VAT提供真空阀,确保光刻腔室压力稳定在10^-6毫巴……这些都是全球顶尖公司的顶级技术。

在外界看来,在不依赖国外技术情况下,几家中国企业抱团取暖就想实现国产化突破?成功的概率几乎微乎其微。

但新凯来等中国企业却在“围困”中实现了逆势突破。

2025年3月,在SEMICON China 2025展会上,新凯来发布了6大类31款新品,这些以山脉命名的半导体设备,几乎涵盖了除光刻机以外的所有领域。

其中在半导体量检测装备上,此前该领域欧美以及日本厂商占据国内82%的份额,是半导体前道装备中国产化最低的领域。而新凯来仅用了3年时间,就攻克13类关键产品,实现该领域核心零部件100%国产化。

而在7个月后的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上,新凯来更是发布了16款半导体设备,在EDA工具与超高速示波器这两个领域不仅实现了国产化突破,更实现了产品性能的全球领先。

(来源:CNSPHOTO)

此前EDA工具一直被新思、Cadence、西门子EDA三家公司垄断,而本次展会上新凯来发布的国产EDA软件,覆盖原理图与PCB设计两大核心领域,在性能上相较西门子这样的国际标杆提升了30%,可处理15万管脚以上复杂电路板,将硬件开发周期缩短40%,一版成功率提升30%。

此外在示波器领域,其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具备“带宽突破90GHz、实时采样率达200GSa/s、单通道存储深度4Gpts”的性能,将国产示波器的整体性能提升500%。

三年时间在几乎所有半导体设备领域都有量产产品,并在量检测装备、示波器、EDA工具实现反超领先,可以说,这个从华为2012实验室孵化、独立出来的公司,正像骑兵冲锋一样,撞开半导体设备领域的枷锁,逐步为中国半导体、中国电子消费产业趟平道路。

【3】中国半导体的集团冲锋

越来越多人将新凯来比作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的“DeepSeek时刻”——它不仅以技术突破刷新了行业认知,更标志着中国半导体国产化进入体系化攻坚的新阶段。

然而,若只将视线局限于产品与技术本身,便难以看清新凯来所带来的更深层变革。从宏观视角看,新凯来最宝贵的贡献,并非单一产品的国产替代,而是为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构建了可持续成长的“生存土壤”:

首先是人才储备,据天眼查数据,截至2024年底,新凯来员工总数已达1156人,而其开放的招聘岗位数量却高达1511个,预示着一轮强劲的人才扩张。司库财经在智联招聘上发现,新凯来为吸引顶尖人才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薪酬。以北京地区招聘的光学工程师为例,月薪最高可达4万元,并配合15薪的待遇,折算年薪约60万元。

(来源:智联招聘)

如此优渥的条件,如同一块强大的磁石,正持续吸引全球半导体领域的专业人才汇聚,为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注入亟需的新鲜血液与核心动能。

其次新凯来的崛起,激活了国内一整条曾经薄弱的半导体设备产业链。以其实现突破的量检测装备为例,其核心零部件已全面转向国内供应商:至纯科技提供全工艺机台、冠石科技供应掩膜版、新莱应材负责真空与气体系统、同惠电子则提供精密的阻抗测试仪与半导体特性分析仪。

其中,新凯来不仅仅是采购方,更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以新莱应材为例,仅在2024年第三季度,新凯来就带来了高达8000万元的采购订单。这些实实在在的订单,不仅为上游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它为这些企业提供了技术落地、迭代升级的应用场景和资金动力,从而推动了全产业链的技术爬升与协同进化。

可以说新凯来的冲锋,从来不是一场孤独的远征。它身后,是一个被逐渐激活的人才体系、一条被重新塑造的产业链条、一个正不断壮大的创新生态。

这正是“中国半导体的集团冲锋”的真正内涵——不再是点的突破,而是面的崛起;不再是被动的替代,而是主动的引领。

2012年,任正非在观看完电影《2012》后认为,未来信息爆炸会像数字洪水一样冲击现有的市场格局,华为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建造自己的“诺亚方舟”,为此只要技术创新、不要求业绩的“华为2012实验室”诞生。

这个任老爷子十三年前看电影所作出来的决定,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中国半导体、中国电子消费产业的历史进程——新凯来为正对半导体设备领域进行全力攻坚,并在短短三年内就实现了三个空白领域的100%国产化。

正与新凯来在展会上所写的标语一样:芯世界、新选择、新凯来。新凯来正在成为中国科技领域的“诺亚方舟”。

END

投稿合作:Jack

Tel:17316757969

VX:fqf_1020

商业合作:Navy

Tel:15001379985

VX:lv547483820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