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博思创”)披露招股书(上会稿)。据贝多财经了解,该公司将于10月17日上会,接受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的现场审议。

根据公开信息,海博思创于2023年6月递交招股书,准备在科创板上市,计划募资7.83亿元,将用于年产2GWh储能系统生产建设项目、储能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数字智能化实验室建设项目、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海博思创成立于2011年11月。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约为1.33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张剑辉,股东包括张剑辉、银杏天使、腾业创新、启明创投、IDG资本、启迪之星、蔚来资本等。

海博思创在招股书称,该公司拟募资用于储能系统生产建设项目、储能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数字智能化实验室建设项目等,以进一步加强公司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实现公司业务的全面发展深化。
在产能提升方面,海博思创计划持续提高绿色智能制造的生产能力和一站式产品的交付能力;在技术创新方面,该公司将以数智化储能集成技术为核心,全面推动新型储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据招股书介绍,海博思创是一家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供应商,专注于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传统发电、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终端电力用户及智能微网等行业客户提供全系列储能系统产品,提供储能系统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海博思创的营收分别约8.38亿元、26.26亿元、69.82亿元和36.87亿元,净利润分别约1529.47万元、1.82亿元、5.78亿元和2.80亿元,-570.46万元、1.27亿元、5.61亿元和2.83亿元。

整体而言,海博思创的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贝多财经发现,该公司的利润水平却并不高。报告期内,该公司的净利润率分别约1.83%、6.93%、8.28%和7.60%。另在2024年上半年,海博思创还录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9.2亿元,处于流出状态。
对于2024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量为负数,海博思创归因于:(1)截止2024年6月末,部分大客户的应收账款未到合同约定的付款节点暂未付款,导致应收账款回款金额相对较少;(2)国企、央企客户受预算管理的影响,上半年回款相比于下半年较少。

相比之下,海博思创2023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亦大幅下降至约1.1亿元。对此,海博思创在招股书中称,主要系在销售回款周期与采购付款周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随着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使得营运资金的占用增加所致。
而与利润率长期低对应的是,海博思创的毛利率持续下滑。报告期内,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0.49%、20.79%、19.80%和19.47%。事实上,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在问询函中要求该公司量化分析毛利率的变化趋势,是否存在持续下降趋势。
对此,海博思创方面称,下游市场需求旺盛、碳酸锂供应充足,价格震荡趋势趋缓,上下游市场有效联动传导,短期内储能系统毛利率将处于稳定波动水平,预计该公司未来毛利率持续下滑的风险较低。
值得一提的是,海博思创仍处于“债台高筑”的境地。截至2024年6月末,该公司可预见的未来需偿还的负债主要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合计约43.03亿元,资产负债率(合并)为65.00%。

但海博思创方面称,截至2024年6月末,该公司的流动比率为1.37倍,速动比率1.14倍,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良好,业绩整体呈增长趋势,经营活动现金流情况良好,同时银行资信状况良好,与大部分供应商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预计未来不存在债务无法偿还的风险。
截至2024年6月末,海博思创在借款期限一年以内的银行短期借款余额约4.64亿元。过去数年,该公司也在“借款”和“还款”之间反复横跳。报告期内,该公司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分别约3.08亿元、2.30亿元、2.43亿元和2.78亿元。

对于多出的现金,海博思创也用在了购买理财产品及对外股权投资支出等方面。仅2021年、2022年度,该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分别约3.13亿元、4.19亿元,2023年度降至2421.25万元,2024年上半年为“空”。
贝多财经了解到,海博思创于2021年获得融资约9.125亿元。更早之前,海博思创实际控制人张剑辉还曾因对赌协议而于2019年补偿D轮投资方相应的股份,包括清控华科、启明融合、QM10等,合计补偿1.2263%的股权。
之所以补偿,是海博思创2019年12月第八次增资价格(E轮增资6156万元)低于2016年2月第七次增资价格,D轮投资方行使反摊薄权利。与之对应的是,该公司2019年12月第八次增资的投后估值约40.60亿元,而第七次增资的投后估值约44.45亿元。


海博思创方面称,2019年12月,由于彼时新能源市场呈下降趋势,进而该公司动力电池系统业务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该公司希望通过新的融资发展储能业务,但是鉴于储能市场彼时尚未完全明朗,故投资人在该公司估值上持谨慎态度。
另据问询函披露,作为海博思创实际控制人的张剑辉曾多次对外转让该公司股权。2016年12月,张剑辉转让股权获得收入2500万元。其中,约1935万元用于购房,约498万元用于缴纳个税,另外47万元购车。

从购房使用金额不难看出,张剑辉购买的房产要么是豪宅,要么是别墅。而在2019年12月,张剑辉再次对外转让海博思创股权合计获得收入31440万元。不仅如此,海博思创的创始股东钱昊、舒鹏也出售股权分别获得1500万元、1000万元。


目前,张剑辉为海博思创董事长、总经理,钱昊为该公司副总经理、董事、核心技术人员,舒鹏为副总经理、董事。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