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结构深度调整与“双碳”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传统能源企业正加快向绿色赛道转型的步伐。作为江苏省属能源转型标杆企业,苏能股份2024年新能源业务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达到1.15亿元,同比增长近4倍,能源转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公司最新财报显示,苏能股份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收入增至0.54亿元,同比增速突破9倍,主要得益于新能源项目的高效并网与规模化投产。通过“风光网储”一体化协同建设,该企业正着力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稳步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迈进。
光伏项目“因地制宜”拓增量,“多能互补”布新局
苏能股份深挖“风光”资源潜力,稳步推进新能源产业布局。其中,位于徐州市的垞城矿采煤塌陷区“渔光互补”项目备受瞩目。该项目利用1592亩塌陷坑塘水面,建设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创新实现“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模式。据测算,项目并网后,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3.8万吨,并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同步带动当地乡村振兴,形成生态修复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另一标杆项目——陕西麟游“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则将光伏板与种植业深度融合,开发荒漠化土地资源。项目通过“光伏+农业”模式,项目运营期间不仅保障光伏发电效益,还持续为当地提供设备运维、农业种植等就业岗位,在提升土地经济价值的同时,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
储能项目“超前并网”显实力,激活绿电新引擎
2024年,苏能股份在储能赛道实现了“速度与质量并重”。去年5月底、12月底,公司200MW/400MWh垞城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50MW/100MWh睢宁储能电站相继并网。其中,垞城项目作为江苏省最大电化学储能电站,被纳入省级“715保供”重点工程,投运后显著提升电网调峰能力与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并提前一个半月完成并网,创下行业建设速度新标杆。睢宁项目则从开工到投运仅用64天便实现了工程质量与效率双优,得到省市发改委的肯定。
在建的丰县50MW/100MWh储能电站进一步强化技术布局。项目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配置12套储能系统及110KV升压站,具备独立参与电网调频调峰能力。相关储能项目建设将为公司后续项目开拓积累实践经验。
截至目前,苏能股份在役新能源装机361MW,在建项目704MW,其中光伏324MW、风能320MW、储能60MW,预计2026年总装机将突破2200MW,为江苏省能源安全与全国“双碳”目标贡献更大动能。在传统与新兴能源的融合浪潮中,苏能股份的转型实践,或将为行业提供一条可复制的突围路径。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