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上讲,AI行业蓬勃发展起来会利好ASML这样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但目前这一趋势带来的设备需求尚不强劲。这说明,AI带来的芯片产能需求仍未达到高位。”
AI兴起后,ASML与英伟达、台积电等被视为AI“卖铲人”。但获得高期待的同时,他们亦面临复杂环境带来的挑战。
近日,ASML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沈波在第八届进博会展前沟通会中,对AI带来的半导体产业变化以及未来前景进行了诸多分享。
据ASML近期公布的Q3财报信息,预计2025年公司全年销售额将同比增长15%左右,2026年净销售额将不低于2025年水平,目前仍维持2030年公司营业额在440亿到600亿欧元之间的预期目标。
沈波认为,AI对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带动基本是全面覆盖的,而非仅仅集中在先进制程芯片,不只是3纳米、5纳米的芯片,还有大量成熟制程芯片。展望未来,AI最终对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将体现在最后的应用端。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ASML中国区员工人数已超过2000人,较去年增长约200人,增幅达10%左右。除人员数量外,整个团队、业务都在不断成长。
#1 做好「卖铲人」,等待AI应用端需求传导至半导体设备端
同样作为“卖铲人”,ASML相较于英伟达和台积电,“业务增长速度”相对仍旧比较温和。
沈波对其中的销售额这一关键要素进行了简要介绍,“我们的销售额跟去年比,同比增长幅度在15%左右,这是一个比较温和的增幅”。
“ASML是和芯片产能相关的公司,也和技术相关,但设备销售数量更多要对应产能的需求。当产能需求增加的时候,我们的业务才会增加。目前来看,AI带动的需求还没有完全传导到我们的相关业务并体现到业绩表现中”。
谈及为何需求尚未传导到位,他坦言,目前为止AI带来的新需求主要聚焦在大模型和服务器端等,而芯片需求量的真正上涨来自消费电子端。
“可以看到,很多细分产业比如手机,几乎人人至少拥有一部,全球的需求量非常可观,每年就是几十亿部的出货量。然而,手机年增长率并不高,这表明当前AI等新技术尚未显著推动新增需求”。
这一状况与此前功能性手机过渡到智能手机时的盛况形成鲜明对比——智能手机出现后,芯片需求在较长时间内增长幅度非常可观。
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AI的影响尚未充分传导至终端消费电子领域。沈波进一步分析道,尽管目前已有一些硬件产品,比如AR/VR眼镜、手机、PC等正尝试融入AI功能,但更多应用仍旧停留在软件端,消费端尚未实现全面普及和爆发。
“只有当大家觉得自己的手机必须具备AI功能、电脑上AI不可或缺的时候,AI才会真正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全面发展”。
除了需求尚未传导到位,行业还面临供应链安全和效率问题,这也是当前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挑战。面对如今复杂的芯片形势,沈波坦言,当前环境下,供应链安全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因而会出现重复建设等现象,但从商业角度来说,亦会带来效率上的损失。“理想情况下,产业链应该是分工协调的状态,大家在每个环节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2 解决当下行业「剪刀差」和「能耗」两大挑战
现场,沈波还提到,在AI时代下当前半导体行业正面临两大挑战,即算力需求与摩尔定律之间的剪刀差,和能源消耗问题。
“此前,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基本遵循摩尔定律,每两年左右晶体管数量翻一倍。实际上,晶体管数量翻一倍基本上意味着算力也要翻一倍。但AI带来的算力需求与摩尔定律的两倍速发展完全是两码事。这就形成一个很大的剪刀差——如果继续遵循摩尔定律,现在芯片本身的性能已经无法匹配算力的需求。”
这随之带来另一个比较大的挑战——能源消耗。
“原来整个半导体行业发展过程里,大家普遍认为,在相同算力的需求下,能源消耗基本每两年都会下降,因为芯片能效不断提升,能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但现在的AI时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对算力的要求每年呈指数级增长,模型参数规模急剧扩大。”
沈波进一步解释道,假设其他技术条件保持不变,仅通过增加模型参数提升性能,那么为了在200小时内完成一次超大模型训练,所需的计算速度必须大幅提升。按照现有能效推算,到2035年前后,运行一个顶级大模型需要的功率峰值,可能就需要全球的电力供应总量。
ASML认为这两项挑战的解决方案在于,通过提升芯片性能尽量缩小摩尔定律与算力需求之间的剪刀差,同时提高AI模型效率。
“今年年初,DeepSeek刚出来时它带来的冲击是,还没有用到最先进的GPU但已经把整个模型的效率提高了,使对算力速度提升的要求变缓了。所以,现在AI大模型公司要做的事情,一方面是不停训练模型,另一方面最核心的是把模型效率提高”。
沈波进一步补充道,从芯片本身的性能看,有两方面的创新路径:一是芯片架构,如今3D架构被谈论得越来越多,包括存算一体,以及芯片之间相互的键合技术和组合技术,会变成未来整个芯片行业的大趋势之一。
另外是晶体管的微缩。目前为止,这是提高芯片效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即同样一块芯片上的集成度变高。
“从ASML的角度讲,要继续推进芯片制程往前走,除了2D微缩,还需要参与到3D集成事业里面来。我们看到,现在先进封装被提到的越来越多,这意味着传统的封装后道正慢慢移到前道,精度要求会越来越高,复杂性也会越来越高。未来,所以我们会沿着这两个路径,思考ASML需要做什么”。
#3 「成为国际产业链体系中的一环」
今年,在ASML较去年增加的200多位员工中,客户服务工程师(CSE)占据很大的比重,主要缘于业务的发展对于工程师有比较大的需求。
沈波透露,中国区的员工职能组成比较丰富,“在中国,计算光刻和电子束量测两块业务的开发团队加起来有四五百人,占中国团队的1/4左右。另外,维修中心也需要吸纳一些人才,整体来看,多个层面的人员都有所增加”。
谈及中国市场,沈波认为,中国是微缩版的全球市场。
“全球所需的各类器件,在中国市场的客户群体里几乎都能找到,包括逻辑、存储、模拟、传感器芯片,以及碳化硅等功率器件、氮化镓器件等。同时,中国也逐步涌现出一批在全球领先的企业”。
从数量的角度来讲,芯片的主要需求仍集中在代工厂生产的逻辑芯片和处理器芯片。
“目前硅光芯片的产能需求仍旧有限,除非出现一些技术突破,才能扩展到更多应用领域。”
关于存储芯片,他表示,这两年存储芯片确实价格比较高,这与市场上的供不应求有关系,但存储芯片的周期性比较强,价格波动频繁,因此存储芯片公司的商业预期、预测都面临较大挑战。
国内设备方面,沈波认为,近几年产业发展势头非常好,不断进步,对于ASML来讲,竞争是正常现象,而且能够促进共同发展。
从中国企业的长期发展来看,“如果一家企业能在本土市场表现出色,那么未来一定不会局限于中国市场,必定是要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的。从这个角度说,无论是光刻机还是其他半导体设备厂商,最终都会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一员,迈向国际化”。沈波总结道。
作者:苏打
出品:明亮公司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迁址公告
古东管家APP
关于我们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