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6日,百度突然宣布将全面接入DeepSeek,而就在此前两天,他们才刚刚决定将文心一言彻底免费,并把文心大模型4.5系列全面开源。
回想一年前,李彦宏还在开发者大会上,痛批开源大模型是智商税,断言闭源才能保护技术优势。他甚至用苹果举例,表示闭源是顶级玩家的特权。
结果转眼间就打了自己的脸。
从闭源收费到开源免费,百度令人大跌眼镜的战略急转弯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
或许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AI产品榜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文心一言的月活用户为1305万,已经连续多月在1300万附近徘徊。
反观DeepSeek,仅用20天就拿下2000万日活,月活直接飙升突破3300万,已经甩出文心一言几条街。更狠的是,DeepSeek网站访问量单月暴增22倍,超过了2.5亿次。
百度的存在感,已经越来越稀薄。
藏在这一残酷现实背后的,是AI竞争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颠覆。
当模型参数突破万亿级后,胜负关键不再是谁算力更强,而是谁的生态更开放。
Meta的Llama、字节的豆包、阿里的通义千问,全在用开源吸引开发者,而百度死守的闭源护城河,反而成了困住自己的牢笼。
清华大学教授沈阳的点评一针见血:
「世界第一可以闭源(如苹果),但第二名必须开源(如安卓)。」
百度既没有苹果的生态统治力,又失去了技术代差,除了低头别无选择。
如果说开源是百度的战略溃败,那么用户和合作伙伴的抛弃,则是它的致命伤。
去年9月,苹果宣布iPhone 16的AI功能将适配国产大模型,并选择百度作为合作伙伴。
结果苹果万万没想到,在磨合了很久之后,文心一言依然根本达不到要求,用户数据个性化处理卡壳、响应速度拉胯,问题层出不穷。
最近传出消息,耗尽耐心的苹果已经抛弃百度,转投阿里的Qwen模型。
与此同时,文心一言的商业化也在崩塌。
2024年,文心一言会员定价每月59.9元,试图复制ChatGPT的盈利路径,但DeepSeek的免费开源策略直接打碎了这个美梦。
用户宁愿忍受DeepSeek的服务器卡顿,也不愿再为百度的半成品买单。
而在百度溃败的同时,一个更宏大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中国AI正在复刻当年的安卓奇迹。
DeepSeek的开源策略,正在构建一个堪比安卓的生态帝国。
开发者可以免费调用其模型,企业能低成本定制AI服务,用户则享受更智能的体验,这种三方共赢的格局,彻底打破了百度的闭源垄断梦。
如今,包括阿里、腾讯、华为,甚至是百度自己在内的大量云服务商,都已经接入或者准备接入DeepSeek。
相比之下,如今文心大模型的开源,更像是被迫营业,既没有生态号召力,也缺乏开发者热情。
而企业格局的对比则更加残酷。
梁文锋的目标,是用低成本通往AGI,而百度的人,还在纠结会员费能不能覆盖服务器开销。
当对手在仰望星空时,百度还在数地上的钢镚。
2000年,诺基亚的市值是苹果的24倍,高达2000多亿欧元。
13年后,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却以72亿美元的价格被贱卖。
留给百度的时间不多了,如果再错一两步,相似的历史,可能又要重演。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