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今年流年不利,先是股价被寒武纪超过,再是昨天市值被宁德时代超过,属于茅台股王的时代看上去终是要过去了。
但茅台不服!
昨晚深夜已近12点,贵州茅台的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其中里面有个数据,9月茅台终端动销环比翻倍,同比增长20%。
环比这个数据其实意义不大,毕竟到9月了,后面是中秋国庆节,有节假日效应,但同比,这个数据是很不错的。
对投资者来说,最关心的,应该是这个数据是不是意味着消费股有救了,市场会不会发生高低切?
消费的整体基本面依然很差
首先要指出的是,消费的基本面依然很差,茅台9月动销同比增长20%的背后,是白酒行业动销双位数的下滑。茅台这个20%增长只属于茅台独有。
那为什么茅台增长了呢?
除了节假日临近外,另一个原因是飞天的价格大大下跌了。去年这个时候,茅台的批价整箱在2500以上,散瓶在2400左右,再往前,21年的时候,茅台整箱达到过3800以上,散瓶3100。而今年就在上周末,茅台批价整箱跌到1770,散瓶跌到1750元,已经是腰斩了。
对消费者来说,飞天茅台变便宜了,我身边最近就有几个人去买了茅台酒,其中一位是成箱买,成交价格大概在1950元。
9月的动销增长20%验证了另一件事,白酒并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年轻人不喝了,茅台价格跌下来的时候,是有真实需求的,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当然,整体行业依然是很难的,按最新的调研数据,安徽双节地销预计下滑仍在20-30%,江苏下滑25%以上,其他省份也不会好到哪去。
与白酒密切相关的餐饮行业,看8月的数据,虽然相比6、7月有所好转(大家都懂为什么6月差),但数据依然是十分低迷的。不独餐饮,商品零售也一样好不到哪去,8月数据相比前面持续放缓。
与消费相关的楼市价格也持续在走低(关于楼市价格对消费的影响,有人认为价格下来了,大家有钱消费了,这个观点暂时是不对的。楼市价格下跌,一方面影响了家庭财富,一个家庭即使不卖房子,但万一这个家庭遇到了什么事,它可以通过卖房子来救急,房子是储蓄,储蓄持续升值会令家庭成员对未来更有信心,反之则悲观;另一方面楼市价格下跌往往伴随不景气,工资减少。楼市价格下跌对消费的正面影响需要一个再平衡过程才能显现出来,开始阶段会是负面的),8月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楼市价格进一步下跌。
所以,当前消费整体是没有基本面的,这也是为什么估值便宜的消费股没有人理,消费相对来说不是那么炒题材,都是老登,盯着基本面,小登们在科技正撒欢,也不会理消费。
消费政策面有没有期待?
但是,这个位置的消费也不用那么悲观。茅台这个20%的动销增长就是好的开始,大家再注意一下茅台这张批价图,注意整箱批价与散瓶批价的差距,21年的时候两者相差超过600元(可怕不?整箱卖每瓶要多600元),而到上周末,仅差20元。
这个差距缩小意味着什么?大家都知道,提飞天的时候往往会提及它上面的金融属性,投资茅台酒的基本是整箱买。差距缩小意味着飞天的金融属性被洗得差不多了,而20%的动销增长意味着真实需求开始显现。
消费上面最可怕的鬼故事是什么?是大家觉得没有未来了,长逻辑没了。如果长逻辑还在,那么投资人所需要等待的就是短期数据的恢复,或者恢复预期出现。
预期是会先于数据的,国内经济又与政策强相关,自然预期恢复会与政策相关。
像5、6月以白酒为代表的消费持续下跌,跟禁酒令是不无影响的,而从6月以来,消费逐步企稳,与官方媒体对禁酒令的舆论修正不无关系。
昨晚求是网有一篇文章《正确理解和把握过紧日子要求》,也是再一次对禁酒令的修正。
官方媒体今年也多次指出了国内消费占GDP的比例低,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来自求是网的文章)。
国内经济要转型,固然要靠科技进步来做强,但只有做强,财富只会集中在少数行业,而不能惠及普罗大众把经济做大。消费就是那个把经济做大的杠杆,推动财富在社会各阶层流动,流动的钱才是钱,不流动,财富就是死的。
举奢侈品这个典型例子,从强的角度来说,这玩意几乎可以没有。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在初次分配时人人家里有矿,总有人矿更多。有人在初次分配中占据了那么多财富,不用贵的东西把他口袋里的钱哄出来,流向社会各阶层,那这个社会怎么能感受到繁荣有钱呢?
如果富人只喝二锅头,他会省下多少钱,这条链上也因此失去了许多工作。如果他喝茅台,政府获得了更多的税收,民众获得了更多的工资,他获得了精神满足,我们要忍受的,就是那该死的嫉妒心看着“他在炫富”。
如果只盯着做强,那这个社会一大半人口都是多余的,但没有这个冗余,又怎么可能有创新的点子推动科技进步。
从今年官媒的几篇文章可以看出,其实政府层面也意识到了消费对国内经济的重要性,唯独就是过去积重的问题,以及当前各种问题,处理事情上有个优先顺序,政策层面是一直没出实质性的刺激,这也是消费板块极其低迷的原因。
我们并不是说政策层面马上会有期待,但大家需要保持这个敏锐度。今年还剩下3个月,还有三场重要的会议,一场是在10月份,这个是定调未来五年的,很重要,另外两场是在12月份,定调明年的。
我们这边的行事风格看,如果确定了某件事对国家层面是有利的,那么政策只会迟到,不会不到。
那么:
消费行业有哪些细分行业可能先起来?哪些公司已经开始好转?
市场如今震荡调整,历史中的牛市回调是什么样的?哪些板块是回调后优先关注的板块?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干趴了今天的医药板块,但这个政策影响真的那么大吗?
欢迎扫码加入格隆汇研究院,获取最新行业报告、公司解读与投资策略,与我们一起,在科技变革的浪潮中捕捉真正值得长期陪伴的成长股。
注:文中所涉公司仅为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决策前请务必结合独立研判。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