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娃哈哈的宗馥莉时代,就这么结束了?
今天早上,一封宗馥莉的辞职信突然在网上流传,信中显示,由于部分股东对她接班资格的质疑,她决定辞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
关于宗馥莉辞职的原因有很多版本,什么私生子宫斗夺权,宗庆后把遗产分了4份,宗馥莉只占其中一份。什么宗馥莉倾吞国有资产,掏空娃哈哈,给宏胜输送利益。抛开这些坊间传言不谈,至少从股权结构上来说,宗馥莉接班的资格,确实存在争议。
跟很多人的印象里不同,娃哈哈其实不是私企,集团大股东是杭州上城区国资,持股46%,接近一半股权。而宗庆后持股只有29%,排第二,比持股近25%的三股东娃哈哈员工持股会高不了太多。
这么多年来,只是因为宗庆后是创始人,影响力大,能力强,员工和国资都支持,才能一直独揽大权,但对于宗馥莉来说,这些东西就没有了,而且因为娃哈哈不是私企,所以也不存在什么世袭接班的说法,宗馥莉要想成为集团掌舵人,得像她爹那样,靠实力说话。
所以,从宗馥莉今年2月正式接手娃哈哈,到现在为止,只执掌了5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她大刀阔斧地改革,先是主攻年轻人市场,跟游戏、动漫、潮牌合作,试图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同时大力扩展线下渠道,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高端市场。娃哈哈在宗庆后时代,靠着联销体模式,在乡镇市场混得风生水起。但随着市场变化,这种模式也逐渐暴露出短板,新产品推广不易,市场反应慢半拍。不过扩展新渠道,经销商的利益怎么平衡,原有的市场怎么稳固,都是摆在宗小姐面前的难题。
自2013年营收达到782亿的巅峰后,娃哈哈的销售业绩便逐年下滑,2022年,娃哈哈的销售业绩约为512亿,比巅峰时期下滑了超过30%。品牌老化,市场饱和,消费者年轻化等问题,使得娃哈哈步入了中年危机。
宗馥莉推进的品牌年轻化,渠道扩展,就是在尝试打破这种中年危机,只是改革措施的效果不太好,引起了内部质疑,尤其是线下渠道的扩展,估计就触动了经销商的蛋糕,导致他们对新品的推广不足,制约了新业务发展。
另外,据说宗馥莉的管理风格非常强硬,当年接手宏胜后,曾一度与娃哈哈内部的老员工发生冲突,开除了不少人。而且宗庆后生前反对娃哈哈上市,但宗馥莉则持积极态度。种种因素交织下,让很多集团老人更加怀念宗庆后,对宗馥莉则有些敌意。
然而话又说回来,即便宗馥莉真的辞职,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人心向背、接班失败,但实际上还真不一定。
娃哈哈集团的股权体系相当复杂,在大家熟知的娃哈哈集团之外,还有几十家公司,其中一半宗馥莉都是大股东。如果算资产总量的话,娃哈哈集团其实只占小头,所以她压根就不是什么渴望接班的小千金,而是幕后掌权的大老板。
换句话说,无论辞不辞职,娃哈哈集团都被她攥在手里。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