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铺神话破灭:从铺王卖身到租金断崖,零售行业迎来大变局?

发布时间:

2024-06-25 21:59:44

来源:瓦肯财经
香港商铺神话破灭:从铺王卖身到租金断崖,零售行业迎来大变局?

你知道,香港零售业曾经有多风光吗?

举个例子来说吧,铜锣湾罗素街的一个商铺,2008年被卓悦租下的时候,一个月租金就达到58万港元。到了2012年,瑞士名表品牌浪琴,又以230万的天价月租抢租该铺,标志着香港零售业进入鼎盛时代。当时的罗素街,连续几年都被评为「全球最贵街道」,每平米的租金超过三万。

而如今,曾经的浪琴专卖店,变成了手机配件店。230万的天价月租,跌幅超过九成,现在只要不到13万。而且这一巨变,也不仅限于铜锣湾,而是蔓延到了整个香港。大量商铺空置,租金大幅下滑,香港零售业到底怎么了?

让我们从被誉为「香港铺王」的邓成波家族说起。

2021年5月,88岁的邓成波突然离世,留下了拥有近200项物业的地产王国。小儿子邓耀昇接手后,家族却开始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卖房运动,三年内卖出了近百个物业。

而新晋铺王之所以疯狂大甩卖,其实都是被他老爹「坑」的。邓成波当年仗着商铺租金贵,大肆高杠杆贷款买铺,但这几年租金一路下跌,杠杆压力越来越大,邓耀昇也因此不得不卖铺还债。不过即便套现200多亿,也未能完全脱困。

商铺租金下跌,香港铺王断臂求生,普通人的日子也不好过。最近香港一位网友,就遭遇了类似的「被爹坑」的故事。

2018年,香港楼市巅峰时期,这位网友的父亲将价值1200万港元的商铺转给他,只要求他按揭500万,给自己养老,这笔看似划算的交易,却在租金一路下跌后,变成了一场噩梦。

原本每月3万的租金,还勉强够还月供,后来租金降到1万5,连月供都无法覆盖。该网友曾想以1200万出售商铺,但无人问津,后来即便降到700万,也依然没人接手,残酷的现实让他进退两难。

香港商铺租金暴跌的背后,是零售业格局的巨变。近年来,内地逐步降低了税费,同时在海南和深圳等地设立免税店,香港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加之国货崛起,内地消费者赴港购物的需求大降,曾经的购物天堂,如今正在变得冷清。

游客大减,也导致香港的零售业态发生了变革,传统的高端消费品,正在逐渐被平价商铺取代。这类店铺标榜「无需上淘宝,无需去深水埗」,满足了本地居民的即时需求。

但从宏观角度看,游客经济一去不返,香港本地居民的消费模式转变,也使得商铺租金回归理性。香港零售业从「赚游客钱」转为「塘水滚塘鱼」, 过去「一铺养三代」的观念已经过时,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不仅是零售业,香港的商业地产同样遭遇重创。根据中原地产的数据,李嘉诚的长江中心,五年内租金价值下降了1/3,仲量联行预计,今年的租金可能还会继续下降5%以上。

从卓悦到浪琴,再到如今的手机配件店,铜锣湾罗素街的变化,其实是香港经济结构调整的缩影。无论是铺王家族的巨变,还是普通市民的困境,都在传达一个现实,香港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在新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毕竟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