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来源|贝多商业&贝多财经
进入10月, A股上市公司赛力斯的港股上市之路迎来关键节点。
继10月13日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H:601127,下称“赛力斯”)在港交所披露聆讯后的资料集(招股书)后,该公司于次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H股全球发售及在港交所上市的相关议案,离上市再近一步。

从今年4月28日递交申请到10月13日通过聆讯,赛力斯赴港IPO的脚步不可谓不快。若港股上市流程进展顺利,该公司也将成为首家实现“A+H”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进一步提升其综合竞争力。
不过从财务数据的角度切入,2025年以来,赛力斯依旧面临着销量与营收双双下滑、负债率高企等隐忧。且随着新能源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脱离华为独有技术红利的赛力斯能否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将显得格外关键。
截至2025年10月22日,赛力斯暂未在港交所启动招股。但仅就A股而言,赛力斯的市值亦超过2500亿元,是毫无疑问的车企巨头。一、深耕造车多年,依靠华为“飞升”
据招股书介绍,赛力斯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技术科技型企业,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及核心三电等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
赛力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86年,该公司以弹簧、减震器业务起家,后拓展摩托车业务,并通过与东风汽车合资的方式进入整车制造领域。在于2016年全面转型至新能源领域的同时,赛力斯登陆上交所,股票代码为“601127”。
时间来到2021年,赛力斯与华为达成跨界合作并发布核心品牌“问界”。截至目前,已推出问界M5、问界M7、问界M8和问界M9四款车型,产品价格在20万元至50万元区间,通过差异化定位实现对不同市场的覆盖。

其中,问界M5创下上市当年新品牌单车交付量破万的最快纪录;问界M7成为中国市场30万元级最畅销自主品牌车型,2024年交付量约20万辆;问界M9则成为中国市场50万元级车型销量冠军,2024年交付量逾15万辆。
赛力斯2025年4月发布的问界M8表现同样不俗,该款车型定位家庭智慧旗舰SUV,搭载超过40项先进技术,包含MOFs+UVC除菌模块,A/B路双路隔离冗馀低压供电技术等6项行业首发的技术,上市后24小时大定突破3万辆。
弗若斯特沙利文显示,问界品牌2024年下半年以82%的NPS净推荐值登顶新能源汽车口碑榜首,且2024年全年总交付量达38.71万辆,同比增长268%,并连续三年获得新能源汽车品牌新车质量表现第一名。二、债偿压力高企,深度绑定问界
但细究赛力斯的财报可知,该公司现阶段依旧面临着巨大的债偿压力。截至2025年6月末,赛力斯的资产总额约为1129.12亿元,负债总额约为859.02亿元,76.1%的资产负债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此外,虽然赛力斯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仍有144.37亿元,但出现了11.8%的同比下滑;截至6月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16.65亿元,远不足以覆盖超628亿元的应付账款和票据规模。

2022年至2024年,赛力斯分别实现收入340.56亿元、357.89亿元和1451.14亿元,其中2024年的增长率高达305.5%,创历史新高;净利润分别为-52.21亿元、-41.57亿元和47.40亿元,同样在2024年实现了扭亏为盈。
进入2025年后,赛力斯的净利润持续保持增长态势,由2024年上半年的13.59亿元增长126.42%至30.77亿元;然而该公司的收入却不增反降,由2024年上半年的650.14亿元降至623.59亿元,降幅约为4.1%。

针对“增利不增收”的不寻常现象,赛力斯在招股书中解释称是因问界M8的上市预期影响了潜在消费者的下单时间,导致一季度销量同比下滑42.5%,问界M8推出后该公司二季度销量环比大幅增长115.5%,同比增长10.8%。
但在问界品牌快速抢占市场的同时,赛力斯对问界的依赖也愈发显著。2025年上半年,问界品牌车型的销量约为15.20万辆,为赛力斯贡献了七成以上的销量;收入约562.81亿元,在其总收入中的占比高达90.3%。


相比之下,赛力斯旗下其他汽车品牌的收入则呈下滑态势,由2022年的107.62亿元降至2024年的70.31亿元,收入占比也由31.6%断崖式下跌至4.8%。截至2025年6月末,该项收入的占比仅剩4.5%。
2022年、2023年、2024年度和2025年上半年,赛力斯其他汽车品牌的经销商门店分别为1882家、1317家、400家和456家,该公司在招股书中坦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其将销售重点转向了问界品牌。三、资源红利分流,亟待技术独立
不可否认的是,在多数车企对华为智选模式持审慎态度时,率先与华为达成合作曾为赛力斯带来了显著的增长,但这种深度绑定合作方的经营模式,也将其独立运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暴露在了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赛力斯亦在招股书中坦言,尽管该公司正计划通过研发新车型、提升供应链柔韧性的方式改善产品结构,但如果问界品牌出现需求下滑、市场表现恶化或负面舆情,都将可能对其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而随着华为智选模式的业内影响力逐步扩大,包括北汽、江淮、奇瑞、上汽等在内的多家车企纷纷与华为展开合作,除“开山之作”问界之外,鸿蒙智行旗下目前还拥有包括智界、享界、尊界、尚界在内的“四界”品牌。
日趋多元的产品结构,也意味着华为现有的研发、渠道与营销资源有很大概率被分流至不同品牌,赛力斯昔日独有的华为“技术红利”正逐渐褪去,未来还有可能面临问界与“兄弟品牌”同台竞争的局面。
根据媒体统计的9月华为系纯电车型销量排行榜,全新岚图知音以3670辆的成绩跃居榜首,智界R7、阿维塔07紧随其后,销量均突破2500辆大关,而赛力斯今年新发布的车型问界M8则位列第四名。

另据赛力斯最新发布的产销数据,2025年前九个月赛力斯的总销量为34.07万台,同比下滑7.79%;其中新能源汽车售出30.46万台,同比下滑3.82%,意味着该公司存在着核心品牌市场地位失守、销量下降的风险。

为巩固自身在品牌运营中的自主权,赛力斯已于2024年7月以25亿元的价格从华为手中购回“问界”系列商标专利。此番报考港股上市,该公司也计划将募集资金中的70%用于研发投入,以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不过,赛力斯能否成功形成不可替代的自主化竞争壁垒,资本市场又是否愿意为其买单,唯有时间能够给出答案。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