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刘浩浩
继2024年营利双降后,苏交科(300284.SZ)今年上半年业绩再度严重下滑。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超一成,扣非后净利润则同比“腰斩”。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1年实控人变更为广州市国资委的苏交科,近几年业绩不仅未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营收和利润反而双双呈现大幅下滑趋势。这背后,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公司传统主业大幅萎缩而新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是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公司应收账款近几年持续居于高位,不仅对业绩造成拖累,也让公司流动性紧张的局面显著加剧。
上半年扣非净利暴降超五成,核心业务持续萎缩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苏交科实现营收17.76亿元,同比下降13.75%,实现归母净利润9539万元,同比下降39.54%。实现扣非后净利润6717万,同比下降50.85%。
分季度来看,第一季公司实现营收8.092亿元,同比下降9%,实现扣非后净利润3589万元,同比下降27.76%。第二季度实现营收9.665亿元,同比下降17.36%,实现扣非后净利润3128万元,同比下降64.04%。相较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业绩下滑趋势明显加剧。
苏交科于2012年上市,是基础设施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国内首家工程咨询A股上市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工程咨询和工程承包,业绩受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发展模式等影响较大。
证券之星注意到,近年来,受国内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和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苏交科业绩持续承压。公司营收在2018年达到70.30亿元高点,扣非后净利润在2019年达到7.148亿元高点。但此后,其营收和扣非后净利润双双呈现大幅下滑趋势。
在此背景下,2021年9月,苏交科完成新一轮定增。本次定增发行股份2.91亿股,全部由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江实业”)认购。定增完成后,苏交科控股股东变更为珠江实业,实控人变更为广州市国资委。
对于本次定增目的,当时苏交科披露,珠江实业是广州市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具备深厚的区域性资源优势和强大的资本资金实力。定增后可通过长期战略协同,助力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公司也可获得充足资金支持。
然而2021-2024年,苏交科的营收从51.19亿元一路下滑至47.29亿元。
盈利方面,公司此前虽然和原实控人签署了业绩承诺(已完成),但承诺时间仅限于2020-2022年度。2022-2024年,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5.262亿元、2.718亿元、1.786亿元,持续大幅下滑。公司2024年扣非后净利润即便与2021年的4.403亿元比较,下降幅度也高达59.4%。
在苏交科今年上半年业绩下滑背后,期间费用上涨过快是重要影响因素。2025年上半年,其期间费用率达到17.56%,相较上年同期的10.96%明显攀升。其中,受汇兑因素影响,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增长了4987.7万元,增幅高达1188.56%。
从业务板块来看,苏交科核心业务工程咨询业务近几年的营收占比超过九成。该业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7.14亿元,同比下降7.82%,这已经是该业务连续第二年萎缩。上年同期降幅为2.01%。该业务今年上半年收入相较业绩高点2018年同期,下降幅度高达32.5%。
苏交科另一主业工程承包业务近几年也严重萎缩。该业务2018年上半年收入达到4.41亿元,营收占比为14.8%。而今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已不足5200万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苏交科近几年正在大力推动从传统设计院向“智库型科技企业”转型,低空经济和数字化业务等是公司着力打造的“第二增长曲线”。然而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苏交科新业务和工程承包业务合计收入的营收占比尚不足3.5%,相较上年同期约10%的营收占比进一步缩水。
巨额应收账款回款难,公司流动性告急
证券之星注意到,今年上半年苏交科除了业绩承压,流动性危机也进一步凸显。
2024年,苏交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613亿元,同比下降14.91%。今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898亿元,虽同比增长4.56%,但巨额净流出的态势未改。
此外,因今年上半年筹资性支出大幅增加,苏交科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骤降77.09%。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降至-4.254亿元,同比大降127%。
今年上半年,苏交科持有货币资金26.54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055亿元,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27.44亿元。公司流动资金仅能勉强覆盖短期债务。
在苏交科流动性承压背后,公司应收账款规模高企是重要拖累因素。
财报显示,2022-2024年,苏交科应收账款分别为43.39亿元、47.75亿元、47.68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35.42%、37.93%、39.87%,呈持续攀升之势。
对于应收账款高企原因,苏交科2023年在和投资者交流时曾披露,公司应收账款主要是向客户提供工程咨询和工程承包服务形成的款项。公司客户主要为政府交通部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司,由于其款项支付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预算,这导致最终结算滞后于合同约定付款期。公司拟将绩效考核指标与回款密切挂钩,进一步加强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和回收管理。
而今年半年度报告显示,苏交科应收账款仍高达48.01亿元,是公司营收的2.7倍,占流动站产的比重攀升至42.26%,远高于上年同期的38.08%。
回款难不仅加重了苏交科的资金压力,也对公司业绩带来较大冲击。今年上半年,苏交科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高达4556.25万元,同比增长7.11%。2024年,公司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则高达4.95亿元。
在半年报中,苏交科亦指出,公司存在一定的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如因应收账款、合同资产不能按期收回而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将会减少公司利润,同时使公司资金周转速度与运营效率降低。(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刘浩浩)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