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A股创新药、化学制药等板块强势爆发!在出海春风助力下,多只个股集体上攻,掀起涨停潮。
截至发稿,广生堂涨超17%,舒泰神涨超12%,济民健康、昂利康、联环药业、亚太药业涨停,前沿生物、塞力医疗等跟涨。
港股创新药概念同样走强,截至发稿,药明合联大涨超7%,亚盛医药、三生制药、歌礼制药、乐普生物、晶泰控股等纷纷上涨。
ESMO大会在即
今日创新药板块表现活跃,其最直接的催化因素来自于即将召开的重磅学术会议。
10月17日至21日,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将在德国柏林举行。作为全球肿瘤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ESMO历来是多项重磅临床数据发布的核心平台,也成为市场关注创新药板块的关键窗口。
据官方议程显示,本次会议中,中国药企的参与度和能见度显著提升。多家本土企业将携PD-1联合疗法、ADC(抗体药物偶联物)等前沿管线亮相,覆盖非小细胞肺癌、胃癌等高发癌种,展示国产创新药在全球临床阶段的进展。
机构普遍将ESMO视为下半年创新药板块的核心催化事件。一方面,会议期间发布的临床数据若超预期,将直接提振市场对相关公司研发能力的信心;另一方面,会议作为全球药企交流平台,往往也是BD(业务拓展)合作的高发期,潜在授权出海或合作交易有望进一步激活板块热度。
中金公司称,会议前后中国药企的BD合作进展值得重点关注,例如此前三生制药与辉瑞的大额交易已验证国产创新药出海潜力,ESMO有望成为新一轮授权落地的窗口。
今年以来,多笔高价值BD(商务拓展)交易的公布,持续释放出国产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提升的积极信号。BD交易金额的不断突破,已被市场视为推动创新药板块价值重估的核心逻辑。
根据医药魔方报告,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相关交易总金额已达608亿美元,较2024年全年还高出37亿美元,同比激增129%,显示出全球对中国创新药资产的认可度持续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10月8日诺诚健华宣布与海外生物药企Zenas达成合作,将其自身免疫领域小分子药物进行海外授权,协议总金额超过20亿美元,创下中国自免领域小分子药物对外授权的最高纪录,进一步强化了国产创新药出海的趋势。
三季报披露窗口即将开启
在行业迎来多重事件催化之际,多家药企在研发与商业化层面也陆续传出积极进展,为板块注入了持续动能。
研发端,10月15日,荣昌生物宣布其全球首创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药物泰它西普,用于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的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该药物成为国内首个在IgA肾病领域申报上市的国产原研新药,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创新疗法上的突破能力。
与此同时,三季报披露窗口即将开启,部分企业已释放出业绩向好的信号。10月14日,罗欣药业公告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00万元至750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7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核心创新药替戈拉生片在市场拓展与终端覆盖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销量实现显著提升。
展望后市,机构对创新药板块整体表现持乐观态度。申万宏源证券预计,25Q3创新药相关公司将延续收入高速增长趋势,建议关注业绩始终保持高增长的创新药板块,及业绩边际大幅向好的医疗设备、CXO及上游板块。
华福证券指出,中国创新药正在“量变引起质变”,看好创新药5-10年的产业趋势,BD出海、持续数据催化和新产品销售放量将依次推动创新药崛起。创新药行情的核心正从广泛的估值修复,转向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兑现能力。真正具备卓越的临床数据、强大的商业化能力以及成功的出海潜力的公司,将成为未来的赢家。
兴业证券认为,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创新+国际化”的创新药产业趋势不变,始终是医药板块的核心方向,政策预计持续支持产业,全球竞争力预计持续加强,商业化盈利预计持续兑现。可关注基本面开始改善的创新药产业链,海外业务方面订单和业绩已开始恢复,国内业务具备自主可控逻辑,上游业绩已出现复苏趋势。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