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钟声响起,国内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年度最大IPO诞生。
近日,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合动力”)正式登陆创业板。这家被业内称为“小华为”控股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龙头开盘股价涨幅达28.2%,总市值突破800亿元。

由此,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迎来资本市场新标杆,这也展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强势崛起。
业绩跨越式增长,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天眼查显示,联合动力于2016年成立,其所在地为苏州吴中区,是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川技术”)的控股子公司。在IPO之前,汇川技术直接持有联合动力94.51%的股份。
联合动力主要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电源以及动力总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它是中国最早推出800V高压SiC电驱动平台、混动/增程架构双电控技术、采用国产器件的增程器五合一总成系统以及商用车SiC集成控制器方案的本土汽车零部件品牌之一。
其母公司汇川技术专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也是集驱动、控制、电机、精密机械于一体的光、机、电、液、气全球解决方案提供商。2021年4月,汇川技术把新能源汽车业务相关的资产、负债、人员、技术以及合同等一并划转给了联合动力。
招股书显示,联合动力的主要客户涵盖理想汽车、广汽集团、奇瑞汽车、长安汽车、吉利集团等国内汽车品牌,并且与沃尔沃、Stellantis、大众、奥迪、保时捷、捷豹路虎等国际主流车企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例如,小米YU7所搭载的电机由联合动力提供,小米SU7配备的220kW和275kW电机同样出自联合动力。
此外,联合动力还是理想汽车电驱动品类的第一大供应商,2023年其在理想汽车相关业务中的占比约为40%,到2024年这一比例增至约60%。双方还在常州合资成立了常州汇想,用于生产五合一电驱总成(包含两个电机、两个电控以及减速箱)。
业绩表现方面,2022年至2024年,联合动力实现营收50.27亿元、93.65亿元及161.78亿元。
据新能源汽车产业服务平台NE时代的数据,2023年度联合动力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独立第三方供应商中,电控、电机、驱动总成和电源的市场份额排名分别位列第1、第3、第2、第7。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公司同期实现了从亏损到盈利的质变:净利润从-1.79亿元提升至9.36亿元,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403.55%。
2025年上半年,联合动力业绩增长进一步提速。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1.48亿元,同比增长51.08%;净利润5.49亿元,同比增长约92.91%。
此外,联合动力还组建了1800人的研发团队,硕博占比超50%,累计取得98项发明专利及407项实用新型专利。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9.1亿元,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1亿元。
新能源汽车渗透加速下的增长逻辑
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经历爆发式增长。2025年1-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439.5万辆,同比增长43.7%,累计渗透率提升至43.4%。
据乘联分会预计,9月新能源车零售量预计达125万辆左右,渗透率有望攀升至58.1%,再创历史新高。浦银国际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1525万辆,渗透率将达53.3%。这一市场环境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三电系统市场的持续扩张。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达60.9GWh,同比增长29.8%;驱动电机领域,TOP 10企业配套量达77.3万台,同比增长8.5%。
当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行业呈现“双轨并行”格局:一方面是主机厂自研体系,另一方面是独立第三方供应商。
主机厂自制比例在驱动总成领域占据约七成市场,在电机、电控市场占据约五成份额。面对这种竞争态势,联合动力凭借平台化开发和规模化成本优势,在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汇川技术董事长朱兴明提出了“总拥有成本”概念来解释联合动力的商业模式。经团队测算,只有当汽车年销量超过30万-50万台,主机厂自制才具备成本优势。这一阈值远高于大多数车企的实际销量,为第三方供应商提供了存在空间。
此外,联合动力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近三年境外收入年复合增长率接近450%。公司已在欧洲、东南亚等多地进行生产布局,匈牙利和泰国基地正在全速建设。公司计划到2026年将境外收入占比从当前的15%提升至30%。
联合动力已进入沃尔沃、Stellantis、大众、奥迪等国际主流车企供应链体系,成为中国业内最早实现向国际品牌大规模批量供应的自主品牌之一。可见,全球化布局已成为联合动力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战略。
随着匈牙利和泰国等地海外产能布局的全速建设,联合动力正加速从“本土龙头”向“全球玩家”蜕变。
结语
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竞争不仅是国内市场的角逐,更是全球实力的较量。联合动力此次IPO,为行业提供了观察中国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