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印发《关于开展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摸底评估的通知》。目前,湖南省,山东省等多地省份已启动摸底评估工作。
我国化工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上世纪建设的化工装置设备已运行超过了30年甚至40年以上,这些设备在设计建设时的标准和制造水平相对较低。长时间的运行导致设备腐蚀减薄,安全保障能力逐渐下降。同时,监测监控设施的不完善以及安全间距的不足等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化工老旧装置设备的安全风险。
据国家应急管理部消息,应急管理部危化监管一司于7月4日发布《化工装置老化评估方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方法旨在科学识别、评估与管理化工装置、设备老化风险,构建安全风险管控长效机制。征求意见稿指出,以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实际投产运行超过20年的主体老旧装置为重点,加快更新改造老旧、低效、高风险设备。
当前化工行业盈利整体承压。后续伴随石化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出台,部分落后产能有望出清,行业供给端竞争格局有望迎来优化。开源证券建议关注落后产能占比较多的化工子行业:石化(炼化、PTA、聚酯产业链,乙烯产业链)、煤化工、氯碱、纯碱、工业硅(有机硅)等行业。
目前,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开源证券解读认为,反内卷政策陆续出台,石化行业稳增长方案有望推动化工行业供给侧竞争格局优化。
天风证券则指出,反内卷——石化抓手或在控产能,券商认为石化与煤炭不同,煤炭产能可能并没有明显的绝对过剩,需要控制的是开工率;石化或存在产能过剩,需要淘汰减量置换,以及控制新项目审批。
信达证券认为,2024年国内炼油产能增速放缓,但产销表现偏弱。从供给侧增量看,2025年是炼化行业的关键年份,根据发改委政策,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根据券商统计,2024年国内炼油产能9.23亿吨,预计2025-2030年期间或将有5800万吨新增炼油产能,炼化扩能接近尾声,总量逼近政策“红线”。
从供给侧减量看,政策端仍在持续发力,2025年5月国家发改委再次强调,要加快淘汰炼油等行业低效落后产能,此外近期中央密集释放“反内卷”信号,叠加税改进一步压缩地炼生存空间,或推动落后炼能加速退出。分情景进行未来炼化产能展望,根据假设测算,在中性情景下,预计2025-2026年国内炼能增速将明显放缓,2027-2028年或出现炼能负增长,炼化整体竞争格局有望迎来改善,先进产能竞争优势或将进一步凸显。
近年来民营炼化强化股东回报,分红比例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在资本开支放缓阶段,民营炼化公司也逐步进入投资效益回收期,自由现金流有望持续改善。在不考虑民营炼化其它业务估值背景下,仅从炼化项目股权价值角度看,民营炼化企业当前估值水平或低于其炼化资产的股权价值,其长期投资价值有望进一步凸显。
重点标的方面,主流券商认为,头部炼化企业竞争格局存在利好空间,建议关注炼化优质公司荣盛石化、恒力石化、中国石化、东方盛虹。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