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解读】海油业务收入增加,中信海直2023年净利同比增超23%

泡财经

中信海直

发布时间:

2024-03-18 20:39:32

泡财经APP

泡财经获悉,3月18日晚间,中信海直(000099.SZ)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实现营收19.7亿元,同比增长9.54%;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23.1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9.34%。

公司将营收增长归结为“海油业务收入增加所致”。

中信海直主营业务涵盖海上石油、应急救援、陆上通航、通航维修和引航风电等五大业务板块。其中,海上石油直升机飞行服务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和核心业务。

占2023年营收总额97.99%的通航运输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2.4%至19.3亿元,该业务毛利率相较上年同期增加0.06个百分点至21.51%。

据choice数据,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1.16%,相较上年同期增加0.91个百分点。

财报显示,公司作为国内通用航空行业领先企业,运营亚洲最大的民用直升机队。公司共运营87架航空器,机型种类丰富。目前机队运营的主要机型包括空客直升机公司生产的EC225、EC155、AS332、KA32等型号直升机,同时配置美国西科斯基生产的S92、意大利莱奥纳多公司生产的AW139等机型。公司还在四川、河南安阳、海南等地部署无人机共11架。公司目前共运营4个直升机场:深圳南头、天津塘沽、湛江坡头、海南东方;在全国多地设有基地、起降点。

单季度来看,2023年第四季度,中信海直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3.7%至5.6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3.23%至4473.8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8.6%至3618.2万元。

不过,环比来看,公司净利已出现连续3个季度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海直还是热门的低空经济概念股。

消息面上,今年2月28日,在国新办举办的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会上,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表示,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极为广阔。他并表示,根据一些研究单位的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此外,今年1月正式实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为低空经济发展打开了政策空间。近期,四川、湖南、安徽、深圳、珠海、无锡、苏州等多地相继出台低空经济产业布局、扶持类政策。

受上述消息刺激,中信海直于3月12日、3月13日连续涨停,并于3月18日再度涨超8%。

(本文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choice、公司公告等)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