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泡财经获悉,东方盛虹(000301.SZ)12月28日午间公告,公司的二级全资子公司盛虹炼化(连云港)有限公司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炼化项目的全面投产,将为公司下游新能源新材料、高性能化学品生产提供规模化、低成本、丰富的原材料。
【科普】
东方雨虹致力于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防水工程施工业务领域,目前已形成以主营防水业务为核心,民用建材、建筑涂料、特种砂浆、建筑粉料、节能保温、建筑修缮、非织造布、特种薄膜等多元业务为延伸的建筑建材系统服务商。
【解读】
东方盛虹子公司盛虹炼化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公司构建完成了“原油炼化-PX/乙二醇-PTA-聚酯-化纤”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格局。
据悉,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约677亿元,规划占地总面积为613公顷,项目设计原油加工能力1600万吨/年,拥有芳烃联合装置规模280万吨/年(以对二甲苯产量计),乙烯裂解装置规模110万吨/年,系目前国内单体最大的常减压装置。
截至当前,东方盛虹拥有的240万吨/年的甲醇制烯烃(MTO)及70万吨/年的丙烷脱氢(PDH)是“煤头”与“气头”两种烯烃制取工艺路线的典型代表,加上上述1600万吨/年的“油头”炼化一体化装置,公司因此一举实现三种烯烃制取工艺路线的全覆盖。
盛虹集团董事长缪汉根表示,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在规划之初,就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炼化项目,在工艺技术和设备选型上,始终聚焦国际前沿,高标准布局建设,结合国内成品油及新材料产品市场形势,按照“多化少油、分子炼油”理念,将高附加值、紧缺型化工产品结构占比从50%左右提高到7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双碳”背景下,炼化一体化成为大势所趋。
截至2022年6月,国内1500万吨以上特大炼厂已达到11家。2021年末中国炼油能力已达到9.1亿吨/年,预计2022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炼油和乙烯生产国。
据中泰证券研报,2021年,国家密集出台政策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国家一系列的举措旨在推动石化行业在承担国家能源供应重任的同时,积极推进低碳转型的实施进程,并已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国内一次原油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主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的战略目标。
而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通过联合装置上下游一体化生产,实现“三废”再生循环利用,大幅降低能耗和废气排放,中水回用率达到85%;乙烯装置创新采用制冷压缩机和乙烯塔组合成热泵系统,节约能耗近15%,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万吨/年,相当于植树2000万棵。
实际上,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承压。
公司2022年1-9月实现收入467.08亿元,同比增加16.17%;归母净利润15.77亿元,同比减少59.99%;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实现收入164.65亿元,同比增加17.14%;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减少105.78%。
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下降主要原因系公司主要产品FDY/DTY/EVA/丙烯腈等价差收窄。
根据市场价格测算,2022Q3公司主要产品FDY/DTY/光伏EVA/丙烯腈价格同比分别+9.94%/+2.02%/+15.90%/-36.15%,环比分别-3.71%/-3.93%/-11.66%/-16.24%;主要产品价FDY-聚酯切片/DTY-聚酯切片/EVA-乙烯-醋酸乙烯/丙烯腈-丙烯同比分别+3.47%/-21.07%/+24.08/-54.56%,环比分别+17.73%/+8.11%/-16.00%/-21.59%。
华安证券分析,中长期来看,借助炼化一体化原料平台及抢先布局新材料优势,公司进一步规划了总计百万吨EVA、百万吨丙烯腈、百万吨可降解材料的后续扩产规划,未来EVA、丙烯腈、可降解塑料等新材料总体量将翻三番,持续推动公司利润增长。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