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000651.SZ),人设坍塌。
格力冠以“土豪式分红”深入人心,2022年分红方案却抠搜起来,严重不及预期。以致于今日被怒砸跌停,成交额超70亿。
我们来看这份分红方案。
根据2022年年报,格力每10股派10元,分红56.13亿。格力以豪气著称,因此一般每年会有两次分红。格力在2022年中期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0元。
如此算来,格力2022年相当于每股派2元,共分红112亿,绝非小数目。
格力自1996年上市,几乎年年分红。分红次数高达28次,累计分红1121亿,排名第17。如果剔除掉银行、石油等巨无霸,格力慷慨程度至少能排前5。
可是优秀的人从来不是和别人比,而是和自己比。
分红金额乍一看不错,可2022年格力赚了245亿,对应的股息支付率仅仅45.5%,远不及从前。
要知道,格力在2020、2021年股息支付率分别高达102.3%、72.0%,而且过往平均水平在47.0%,显然2022年及格线都没到!
更让人喷火的是,格力似乎未来也不愿再高分红。竟然动手修改了2022-2024年分红方案。总共三条内容,改了两条,离大谱。
第一,原方案为公司规定每年进行两次分红,修改为可以每年两次分红,增加“可以”两字。由强制改成自愿,大玩文字游戏,这也意味着分一次、两次公司说了算,不再受到约束。
古往今来,没有谁强制要求上市公司要分红几次,一年两次高分红的公司本就屈指可数,这也是格力有那么多信徒的原因,股东人数高达60万人。可既然格力之前承诺一年分两次,开了先例,给投资者希望,如今又亲手破灭,岂非是不诚信?
第二,2022至2024年每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或是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2元。注意,本次新增“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2元”。
比如,格力在2023年赚了250亿,按照净利润50%分红金额为125亿。但如果按照每股派2元,只需分红112亿。增加plan b,难道不是意欲调低分红?
为什么格力不再愿意高分红?
按照常理,无非是两点理由。一是缺钱,二是需要资金扩张业务。目前看来,格力这两大问题都存在。
首先,格力流动资金远不像账面描述那样充裕,存在存贷双高的问题。
2022年格力货币资金1575亿,但受限资金高达492亿。扣除掉有息负债838亿,格力真正能用的流动资金至多242亿。
格力贷款在这几年激增。2021年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分别为276亿、89亿,而到2023Q1迅速增至541亿、489亿,前者翻倍,后者翻了4倍,增速骇人!既然账面资金躺着千亿资金如此富足,为何还要大手笔借钱?一年几十亿的利息想想都心疼。
另外格力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从2020年的58.14%飙升至2023Q1的71.30%。而反观美的、海尔逐年走低。格力的现金流显然更紧张。
其次,格力需要资金进行多元化布局,已刻不容缓。
格力所处的空调行业是红海一片,空调收入常年维持在1300亿左右,没有太大增量。格力必须通过多元化转型寻求更大成长空间。
自2016年开始格力就高调宣布多元化道路,可这么多年没啥进展。跨界不是有钱土豪就行,而是要依托自身优势出发。格力选择的汽车、手机、甚至预制菜,跟主业没有任何协同效应,即使背靠董小姐这样的大IP,也没能激起丝毫水花。
反观同行,美的如今的空调业务占到总营收不到一半,TCL通过并购成功切入光伏、半导体。而格力呢,空调业务近6年来长期占比维持在69%以上,啃空调老本印象仍没有撕掉。董小姐能不急着留资金继续一往无前开疆扩土?
回到分红本身。
我们知道,投资一家公司,无非是赚取两种钱。一是赚取业绩增长带来股价上升的钱,二是赚取分红的钱。
格力自2019年以来业务停滞不前,既不增收也不增利。如今分红还打折扣,对于投资者而言,买入格力的意义又是什么?
董小姐曾说过,真正的投资者是靠分红来实现投资价值。董小姐还记得你的初心么?另外,随心所欲更改分红方案,有没有一个解释?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