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控股子公司金赛药业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等相关补充申请获批

泡财经

长春高新

发布时间:

2022-04-22 16:57:07

松塔财经研究中心

【概述】

泡财经获悉,4月22日午间,长春高新(000661.SZ)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金赛药业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相关《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

其中,“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获批:(1)增加卡式瓶包装形式(2)增加新的制剂生产地址;“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获批增加国内同品种已批准的适应症:用于因小于胎龄儿(SAG)所引起的儿童身材矮小(2岁时未实现追赶生长)。

【科普】

长春高新是国内生长激素龙头,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即所谓“增高针”。该项业务的经营主体是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

【解读】

2021年以来,长春高新历经产品滥用质疑和集采落地,业绩和市值均不断下滑。2021年,长春高新归母净利润仅为37.57亿元,同比增长23.33%,大幅低于券商预期。截至今日收盘,公司股价报147.19元/股,与去年5月最高价522.17元/股相比跌超70%,市值较高点蒸发逾千亿。

面对内忧外患,长春高新也不甘坐以待毙,去年以来,长春高新在更多适应症领域进行推广,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例如去年12月31日,长春高新就曾披露,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新增5种适应症。今年1月12日,公司再次公告注射用人生长激素新增3种适应症。不过,这可能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了。

长春高新业绩长期高度依赖单一产品“增高针”。子公司金赛药业旗下的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粉针剂)、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水针剂)、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长效水针剂)等人生长激素系列产品,2021年实现收入81.98亿元,归母净利润36.84亿元,扛起长春高新76%的营收,98%的净利润。

但是,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并不保险。作为长春高新的拳头产品,生长激素在过去一年接连遭遇利空打击。

2021年8月4日,新华社发布文章《身高焦虑就打“增高针”?危险!》,直接指出,医学上主要用于矮小症的“增高针”,其实就是生长激素。专家认为,生长激素的滥用会导致使用者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带来严重的后果。

2022年1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举报处理暂行办法》,旨在打击超适应症用药骗保的问题。大量为了“长高”目的而使用的生长激素,正好落在暂行办法的监管范围之内。

3月10日,广东省药品集采清单发布,共有276种药品列入其中,包括长春高新旗下子公司金赛药业的多款重组人生长激素。根据这次公布的结果,生长激素价格最高降幅为52%,直接打对折,意味着生长激素的高毛利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另外,受新冠疫情及新冠疫苗集中接种对非免疫规划疫苗的影响,长春高新的另一子公司百克生物主要产品水痘疫苗及鼻喷流感疫苗的推广及接种均受到较大冲击。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长春高新2021年营业收入107.47亿元,同比增长25.30%;归母净利润37.57亿元,同比增长23.33%。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