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发龙蟒布局增量市场,拟72.5亿元投建20万吨磷酸铁锂等项目

泡财经

川发龙蟒

发布时间:

2022-05-27 20:19:04

松塔财经研究中心

【概述】

泡财经获悉,5月27日晚间,川发龙蟒(002312.SZ)发布公告称,同意全资子公司攀枝花川发龙蟒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新材料项目,总投资金额预计为72.5亿元;同意全资孙公司南漳龙蟒磷制品在襄阳产业园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新能源材料磷酸铁项目,同时建设年产40万吨硫磺制酸,项目总投资额为4.9亿元。

年产20万吨新材料项目包括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年产20万吨磷酸铁和年产30万吨硫酸生产线。

【科普】

川发龙蟒聚焦磷化工主营业务发展,核心产品工业级磷酸一铵、肥料级磷酸一铵、饲料级磷酸氢钙。

工业级磷酸一铵已成为新能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前驱体磷酸铁的重要原料之一。

肥料级磷酸一铵与二铵共同构成了基础磷肥,主要应用于农业领域。

饲料级磷酸氢钙作为主要的饲料添加剂品种。

磷酸铁是磷化工产品工业磷酸一铵的下游产品。磷酸铁、磷酸铁锂的主要原材料净化磷酸、工业级磷酸一铵、七水硫酸亚铁、碳酸锂等。

【解读】

川发龙蟒公告表示,“磷酸铁是公司现有磷化工产品工业磷酸一铵的下游产品,本项目涉及产品是公司现有产业的有效延伸”,“近年来公司存量磷化工主营业务保持持续稳健增长,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增量市场。”

wind显示,近年来,川发龙蟒谋求向锂电新能源材料进军。

2021年11月19日,川发龙蟒与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投资协议,拟建设磷酸铁锂20万吨、磷酸铁20万吨生产线以及配套设施。该项目的总投资为120亿元,分两期进行,分别暂定于2024年12月和2026年12月建成投产。这标志着川发龙蟒正式进入磷酸铁锂新能源领域。

2021年12月7日,川发龙蟒发布公告称,与潜江市泽口街道办事处签订《工业项目投资框架协议》,拟在潜江市建设10万吨/年新能源材料前驱体磷酸铁项目,计划于2023年年底建成投产。

2021年12月9日,川发龙蟒再发公告,与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框架协议》拟在攀枝花钒钛开发区建设20万吨/年新材料项目,建设年产磷酸铁锂20万吨、磷酸铁20万吨、硫酸30万吨生产线。

今日的公告,就是川发龙蟒去年12月攀枝花《投资框架协议》的落地。

公告显示,年产20万吨新材料项目分为两期开发,一期预计2022年9月开工建设,在2024年9月前竣工投产。二期预计在2025年1月开工建设,在2026年12月前竣工投产。此外,年产5万吨新能源材料磷酸铁项目建设周期为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之日起12个月内,全部建成投产。这意味要对公司业绩产生实质性影响,至少都要到2023年6月以后。

上市公司德方纳米曾在互动平台介绍:“生产1吨磷酸铁锂大约消耗1吨磷酸铁、0.25吨碳酸锂。”据此测算,川发龙蟒上述投建项目合计磷酸铁产能25万吨,可制备25万吨磷酸铁锂。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加、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提升的因素,磷酸铁锂市场需求强劲,市场需求量增速较快、产品价格持续上行。

据choice数据,2021年磷酸铁锂价格一路上涨,由年初3.7万元/吨涨至年末10万元/吨。2022年初磷酸铁锂价格延续去年末的强势上涨,由1月4日10.4万元/吨涨至3月25日16.25万元/吨,随后开始高位震荡。截至5月27日,磷酸铁锂价格为15.5万元/吨。

中信证券认为,部分新玩家掌握磷酸铁锂上游原材料,本身拥有一定的磷矿石产能,有助于节省磷酸铁锂生产中的磷源成本;此外,工业级磷酸一铵和化肥级磷酸一铵所需原材料基本相似,工艺相近,差异在产品浓度,有利于磷化工企业迅速掌握磷酸铁锂制备工艺。

根据鑫椤锂电统计,2021年底,磷酸铁锂行业合计产能达到89万吨;随着新玩家的进入,2022年磷酸铁锂产能扩张加速,目前产能已高达103.4万吨,中信证券预计到2022年底全国磷酸铁锂可利用产能将达到约300万吨。

中信证券分析,考虑到未来全球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需求,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约为267万吨,对应2020-2025年CAGR84%,增长迅速。其中,我们预计到2025年,动力电池领域,随着全球主流车企铁锂车型的发布,磷酸铁锂电池将占43%份额;储能领域,未来磷酸铁锂电池将占据85%份额。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2年一季度,川发龙蟒实现营收23.29亿元,同比增长64.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145.7%;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139.02%。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