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泡财经获悉,5月27日晚间,未名医药(002581)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公司8.67%股份司法拍卖已成交,深圳嘉联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易联技术有限公司以最高竞价成功竞得,拍卖成交价7.785亿元。若拍卖程序全部完成,则公司可能存在第一大股东及实控人变更的风险。另外,公司股东高宝林及其一致行动人王明贤计划减持不超过公司6%的股份。
【科普】
未名医药的主营业务板块包括神经生长因子板块、干扰素板块、疫苗板块、生物医药CRO/CDMO板块的、林下参板块和医药中间体板块。
【解读】
据《证券日报》,5月21日,未名医药第一大股东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未名集团”)所持有、占公司总股本8.67%的本公司股份将被司法拍卖。上述股份将于2022年5月25日至2022年5月26日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被公开拍卖。上述股权的起拍价约为7.63亿元,保证金为7633万元。
彼时未名医药已透露,若本次拍卖第一大股东所持公司8.67%股份拍卖成功,则公司可能存在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的风险。
《证券时报》“e公司”报道,未名医药是知名“高校系”企业,控股股东未名集团为北京大学三大产业集团之一。近年来,未名集团陷入债务危机。2021年,未名集团就因遭司法强制执行,被动减持了所持有的14.79%未名医药股份。此外,该集团因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债务未清偿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目前,未名集团所持公司股份已全部被司法冻结。
2022年初至年报披露前,未名医药还出现了高管“离职潮”,包括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在内的多名高管离职。
《国际金融报》称,2019年至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5.86亿元、2.77亿元、4.03亿元,其净利润分别为7308.44万元、1.98亿元、2.79亿元。在其净利润中,北京科兴投资收益分别为1.28亿元、1.11亿元、4.70亿元。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投资收益一直未被审计机构“承认”。2017年至2020年,未名医药的会计审计机构发生过一次变更,但均因未能全面充分接触北京科兴公司的财务资料,而对未名医药这部分长期股权投资的收益金额给出“保留意见”。
就其二级市场来看,此前公司董秘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未名医药参股26.9%的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正在进行新冠疫苗的研制工作。受此消息刺激,股价曾达到历史最高点34.10元/股。然而事实却是新冠疫苗的研制单位为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名医药是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两者并无半毛钱关系。
层层重压下,wind数据显示,二股东高宝林已经减持多次。Wind显示,2020年三季报时,高宝林持股比例16.51%,至2021年年报,已经降至11.19%。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实现8738.71万元,同比增加5.84%;净利润实现183.45万元,同比减少92.48%;基本每股收益0.0028元。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