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8月3日,A股医药板块活跃,未名医药(002581.SZ)收涨6.88%。此前7月31日至8月2日,医药板块连续受挫。
消息面上,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北京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据《证券时报》,多位受访基金经理表示,医疗反腐为常态化工作,虽然短期对板块估值有所压制,但并不会长期影响行业需求,且有望扭转医药行业重销售、轻学术的现状,促使创新性产品脱颖而出。当前医药行业整体股价、估值处于底部位置,半年报业绩也呈现出明显的恢复趋势,无需过度悲观。
此外,有利好消息传来,美国顶级癌症研究机构宣布重大突破。当地时间8月1日,美国顶级癌症治疗和研究机构希望城市(City of Hope)国家医疗中心发布公告称,在临床前研究中,该机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杀死所有实体恶性肿瘤(癌瘤)的靶向化疗药物。
未名医药主营业务为为干扰素、神经生长因子、生物医药CRO/CDMO、疫苗和医药中间体等五大生物医药板块。主要产品有鼠神经生长因子、干扰素、原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未名医药迎来利好,“子公司失控案”调解结案。
未名医药的“子公司失控案”可追溯到去年8月份。2022年8月8日,深交所对未名医药下发关注函称,近日收到投资者投诉,称杭州强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强新”)以约29亿元入资未名医药全资子公司厦门未名,获得厦门未名约34%的股份,该事项已于2022年5月18日完成工商变更,根据协议,杭州强新将向厦门未名委派一名董事,要求公司就投资者投诉事项进行核实。
随后2022年8月18日,未名医药回复深交所称,公司董事会确定没有收到此项交易的正式报告,也没有相关文件记录。
“管理层最近发生较大变化,现任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岳家霖8月5日获董事会董事资格,8月9日获过半数董事同意选举为董事长。岳家霖通过第三人于2022年7月22日调取工商备案材料时,方才知悉杭州强新入股厦门未名相关具体事项。”未名医药回复称。
那么上述增资到底是如何发生的?未名医药称,根据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供的工商备案材料,多个相关文件签署日期为2022年5月15日,股东签章页具有本公司公章印记及本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即未名医药创始人兼前董事长潘爱华签字字样。
“本公司认为,本公司全资子公司厦门未名出现核心资产流失和重大利益被侵占,该交易既不合规也不合法。本公司将迅速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公司有效控制厦门未名,追讨被侵占的资产,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未名医药在公告中指出。
“根据《公司章程》规定,杭州强新入股厦门未名事项,应于本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如需)等有权决策机构审议通过后方为有效。本公司对杭州强新入股厦门未名事宜不予以认可。”未名医药在2022年10月29日的回复函中表示,公司就杭州强新入股厦门未名一事已经于8月向淄博市公安局张店区分局报案。
今年7月25日,在该案历时近一年后,未名医药宣布收到相应的《民事调解书》,该案件调解结案。此外,据了解,杭州强新股权已经被冻结,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潘爱华等人也已提起公诉。其中,潘爱华涉嫌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
据证券时报e公司,此次结案,未名医药进一步加强对核心资产北京科兴的管控能力,盈利能力也随之提升,公司的估值也有望得到重塑。
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吴婉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案件的结案有助于未名医药加强对核心资产的管控能力,使其更好地对北京科兴的重要事项行使股东权利,分享其经营效益,对公司经营业绩有积极影响。
此外,由于投资收益减少,未名医药预计今年上半年亏损4764.90万元。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