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8月21日,A股环保板块活跃,绿茵生态(002887.SZ)收涨7.12%。
消息上,国新办8月14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情况。工信部规划司负责人姚珺在会上表示,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投向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8月15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这是我国首部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我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合计约319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30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30%,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
对此,国海证券认为,“蓝皮书”通过明确红线范围和保护目标,可以有效防止生态破坏和资源过度开发,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实践。这一举措的实施将为保护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指导。
此外,有分析指出,环保行业是账款拖欠的“重灾区”,不少环保企业深受巨额“应收账款”困扰,地方化债预期下环保板块有望受益。
据华泰证券,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表态,将通过一揽子化债方案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债方案如若出台,可能有助于环保公司资产负债表修复和收入提振。化债的目标核心是通过盘活资产、城投平台转型和重组等方式,提高财政收入和偿债能力,有望大幅度降低环保公司应收账款减值的风险,提升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净资产的信心,从而可能带动P/B修复。另一方面,地方财政实力增强,也有利于新订单的释放和存量订单的执行,有望在业务上带给环保公司更多机会。
国盛证券称,过去三年环保板块表现低迷,估值、持仓等仍均处于低位,当前环保景气度向上,节能降碳目标下资源回收有望加速,再生资源需求释放确定性高,看好细分领域资源回收板块。
绿茵生态的主营业务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为盐碱地修复、河道治理、湿地保护、荒山及矿山修复、城市道路绿化、广场公园绿化工程、住宅和旅游地产绿化工程。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7亿元,同比增长0.27%;实现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减少7.39%。公司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收6492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302万元,同比增长14.76%。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绿茵生态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卢云峰完成清仓减持26.36万股。
7月20日晚间,绿茵生态发布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卢云峰出具的《股份减持计划实施完毕告知函》,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上述股份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卢云峰于2023年4月11日至7月19日减持公司股份26.36万股,减持股数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08%,本次减持后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