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信披违法违规,ST三盛及其董事长被证监会立案

发布时间:

2022-11-02 21:59:22

泡财经APP

【概述】

泡财经获悉,11月2日晚间,ST三盛(300282.SZ)公告,公司与公司董事长林荣滨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

【科普】

ST三盛主要从事智能教育装备、国际教育服务和智慧教育服务业务。

【解读】

ST三盛2022年中报显示,公司通过对银行存款等情况进行自查,发现子公司存在以银行定期存单为实际控制人的关联公司或指定公司提供质押担保,未切实履行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的上市公司审议程序或信息披露义务的情形,构成违规担保。

上述涉嫌信披违法违规指的或是这一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董事李霖、监事熊艳还对ST三盛2022年中报发表无法保证内容真实、准确、完整的声明:“本人不参与公司实际经营管理,对公司的往来款、计提资产减值存在疑虑,公司解决违规担保的措施不够有力,我无法准确判断公司在经营、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

今年5月29日,三盛教育公告,经自查,公司发现存在以银行定期存单为实际控制人的关联公司或指定公司提供合计9.1亿元的质押担保,但未履行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决策程序,公司存在违规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形。三盛教育因此戴帽ST。

实际上,三盛教育是被动承认“违规担保”的。2022年4月27日公司年审会计师中审众环为公司出具的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三盛教育公司以自有资产为实际控制人的关联方担保本金余额为9.5亿元,截至财务报表报出日,尚有9.1亿元的担保责任未解除。这些为关联方提供的担保,未履行董事会、股东大会等相应审批程序,三盛教育公司目前虽在积极化解流动性风险,但未来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公司产生影响。”

也是在4月27日三盛教育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及第五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董事李霖、监事熊艳对包括年度报告及摘要在内的多个议案投了反对票。李霖、熊艳表示其作为外部董事和监事,不参与公司实际经营管理,且目前公司存在违规担保事项,反映出内控存在缺陷,因此无法保证2021年年度报告及2022年一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在如此情况下,三盛教育才在4月27日晚间发布公告承认“公司存在违规对外提供担保”。2021年7月5日-2021年12月24日,公司子公司广东三盛在银行存入的共计10亿元定期存单被陆续质押,以向珠海宏仕通贸易有限公司、珠海易富利贸易有限公司、珠海星盛茂达贸易有限公司及福建三盛实业有限公司合计提供9.5亿元的担保。

其中,债务人曾于2022年3月23日归还贷款并解除质押担保4000万元,剩余质押担保尚未解除。截至2021年财报披露日,公司定期存单违规质押担保余额合计9.1亿元,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52.08%。

年报披露第二天,深交所就向公司下发了问询函,要求三盛教育自查是否存在尚未披露的资金占用或违规担保等违规情形,是否就上述违规担保实际承担了相应的担保责任,以及说明针对违规担保计提的坏账准备或预计负债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三盛教育曾经于2021年6月22日回复2020年年报的问询函时表示,除98.20元的保证金外,公司存款不存在抵押、质押、冻结等权利受限情形。前任会计师中兴财光华表示,其对银行存款执行了函证程序,认为账面货币资金真实存在。

对此,深交所要求三盛教育说明未就违规提供担保事项履行完整的信息披露义务的原因,公司相关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同时要求2020年度会计师中兴财光华说明所执行审计程序未能发现公司银行存单被质押的原因,审计程序的充分适当性,是否存在审计失败的情形。

事实上,2020以来,ST三盛业绩持续亏损。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14亿元、-1.63亿元和-1.4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37亿元、-1.71亿元和-1.41亿元。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