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7月13日,A股存储芯片概念活跃,力源信息(300184.SZ)收涨6.3%。
存储芯片,又称半导体存储器,是以半导体电路作为存储媒介的存储器,用于保存二进制数据的记忆设备,是现代数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弱影响,存储产业2022年下半年以来持续“过冬”,加上今年一季度为市场淡季,供过于求关系下,产业库存高企。
但是,近期存储巨头美光公布2023财年第三季度业绩,美光第三季度总营收37.5亿美元,但是高于上季度公布的36.9亿美元;Non-GAAP准则下每股亏损1.43美元,优于上季度每股亏损1.91美元,同时这两项重点业绩指标均超分析师预期。另一方面美光对当前季度的销售额预期乐观。
另外,据《证券日报》记者实地走访北京市中关村中发电子市场,相较于两年前的热闹与拥挤,如今市场里贸易商和采购者数量有所减少。不过,仍在坚守的贸易商对未来前景持乐观态度,从事半导体贸易10多年的北京点线芯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经理韩方芸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存储芯片整体价格较2021年高位已经下跌了不少,由于短期内的价格波动难以判断,因此我们较少囤货。但长期来看,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快速发展,存储芯片市场前景广阔。”
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存储芯片供给格局正在悄然变化,从过去高度依赖进口,到国产品牌逐渐开始占据市场。尽管目前国内存储芯片产业整体发展与海外巨头仍然存在差距,但随着国内厂商不断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市场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华安证券表示,存储行业当前处于周期较为底部的位置,供给收窄有利于减缓价格下降。根据CFM和Trendforce,部分DRAM与NAND产品将于2023年三季度实现价格上涨。且美光遭审查利好国内存储竞争格局。预计存储行业有望在下半年迎来复苏。
力源信息的主营业务是电子元器件的代理(技术)分销业务、芯片自研以及智能电网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主要产品是电子元器件、结构模块器件(模组)、含嵌入式软件的芯片及套件、用电信息采集及控制系统产品、其他产品、自研芯片、其他业务(外协加工等其他)。
力源信息的主营业务是电子元器件的代理(技术)分销业务、芯片自研以及智能电网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主要产品是电子元器件、结构模块器件(模组)、含嵌入式软件的芯片及套件、用电信息采集及控制系统产品、其他产品、自研芯片、其他业务(外协加工等其他)。
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自研芯片(微处理器MCU、小容量存储芯片EEPROM、功率器件SJ-MOSFET)的研发、测试、推广和销售也在积极进行。
公司当前业绩承压。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85亿元,同比减少49.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52.9万元,同比减少67.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82.48万元,同比减少63.73%。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