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的12.8万股民撞大运了

古东管家

蓝思科技

发布时间:

2025-07-09 20:44:55

泡财经APP

2025年3月31日,“果链”巨头蓝思科技(300433.SZ)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2025年6月17日,蓝思科技发布公告,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发行和上市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

2025年6月30日,蓝思科技发布公告,本次全球发售H股的最大发行股数为3.46亿股,价格区间初步确定为17.38港元至18.18港元;2025年7月9日,蓝思科技正式登陆港股,发行价18.18港元,募资47.68亿港元,且香港公开发售获462.76倍认购。

随着港股IPO的落地,蓝思科技将迎来全新篇章。

根据此前的募资用途显示,在扣除相关开支后,募资中约48%用于丰富与扩展产品及服务组合,约28%用于扩大海外业务布局,约14%用于提升垂直整合智能制造能力,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也就是说,原本就不差钱的蓝思科技,将继续加码新业务和全球市场。

有一说一,在经历了2021年的“恐慌”之后,如今的蓝思科技基本面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夯实。

2021年至2024年,蓝思科技净利润分别为20.7亿元、24.48亿元、30.12亿元和36.24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2.36亿元、19.35亿元、22.46亿元和32.86亿元。

注意,跟净利润比,蓝思科技扣非净利润增长更为迅猛,意味着公司盈利的背后,靠的是持续性利润而非一次性收入。

2025年一季度,蓝思科技营业收入170.6亿元,同比增长10.1%;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38.71%;扣非净利润3.78亿元,同比增长60.99%。

不得不说,蓝思科技的转型已经见到了成效。

再来看股价。

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差不多一年时间,蓝思科技从9元附近上涨至31.65元,累计区间涨幅接近250%。截至目前,蓝思科技收报23元左右,市值在1200亿元。

其中,实控人周群飞按61.94%持股比例计算,身价730亿元。

提到蓝思科技,大家的印象是“消费电子玻璃盖板领域的全球霸主”,并背靠苹果这棵大树,成长为全球瞩目的巨头公司。

在蓝思科技的发展过程中,有三次极其关键的“瞬间”。

2006年,蓝思科技靠产品创新也就是触控屏的玻璃盖板,打开了苹果公司的大门;

2012年,蓝思科技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拓展至蓝宝石、精密陶瓷、金属结构件、整机组装等领域,成为一体化公司,并将客户拓展至三星、华为、小米、OPPO等公司;

2015年和2016年,蓝思科技开始向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领域转型。其中,新能源汽车产品包括中控屏、仪表盘、智能B柱、智能C柱等,客户包括特斯拉、宝马、比亚迪等。

至此,蓝思科技构建起“消费电子+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的多轮驱动战略。以2024年为例,公司“智能汽车与座舱”实现收入59.35亿元,同比增长18.75%;”其他智能终端“实现收入14.08亿元,同比增长750%。

这里补充一点。尽管公司目前的新业务占比不高,但胜在增速高,且在规模效应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了20%左右的毛利率,为公司业绩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最后,咱们做个总结:

背靠苹果这棵苍天大树,蓝思科技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不过,蓝思科技也早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一方面,通过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并拓展新客户,降低对苹果公司依赖;另一方面,大幅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布局新业务和新赛道,打造新的增长点。

目前看,蓝思科技的布局取得了不小的成功。而这,也是资本市场往后的期盼所在。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