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南湘潭走向世界舞台,一款仅重49克的智能眼镜正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科技梦想,成为大国崛起的时代注脚
在2025年10月举行的东盟博览会上,蓝思科技(300433.SZ)(06613.HK)与Rokid联合开发的AI+AR眼镜Rokid Glasses即将作为国礼赠送给与会各国领导人。这一刻,它代表的不仅是中国科技的飞跃,更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生动见证。
这款全球首台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消费级AI+AR眼镜,于2025年6月24日在湖南湘潭经开区蓝思科技园区正式下线。从第一张设计图纸到第一台产品走下产线,无数工程师倾注心血,光学团队进行了无数次材料试验,算法工程师昼夜调试,产线工人精密把控,终于铸就了这一民族骄傲。
01 中国智造,百分百国产化的科技丰碑
Rokid Glasses实现了全产业链国产化,国产化率达到100%。蓝思科技作为产品的配件和整机组装独家供应商,为Rokid Glasses提供核心精密组件及全流程生产和整机组装。
这款眼镜依托轻量化材料工艺,将产品重量控制在49克,接近普通眼镜佩戴体验,攻克了行业“减重、续航、显示”三角难题。这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完美诠释,是中国智慧与中国工艺的完美结合。
02. 技术领先,定义全球AR眼镜新标准
Rokid Glasses集成了通义千问、DeepSeek、豆包、智谱清言、纳米搜索等多个大模型,支持实时翻译、物体识别、导航及消息提醒,还支持拍照、听歌、声纹支付等20余项功能。
Rokid整合了在AR光学引擎、空间计算算法及多模态交互等领域的自研技术,主导产品定义与软硬一体化开发。双方通过垂直整合,实现“硬件制造+软件生态”双向赋能,打造兼具高性能与高性价比的消费级AI+AR眼镜标杆。
03. 市场认可,全球预售订单突破25万台
自2025年2月首次亮相以来,Rokid Glasses凭借“AI大模型随身交互”的创新概念引发行业轰动。到5月中旬,该产品全球预售订单已突破25万台,覆盖消费电子、文旅体验、医疗教育等多场景需求。
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AR设备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消费级市场占比超60%,中国产品正在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在蓝思科技的加持下,Rokid Glasses眼镜的出货量正迅猛增长。
04. 民族情怀,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象征
Rokid Glasses的爆火,标志着AR产业从“技术秀场”大举迈入“实用主义”阶段。其背后的技术密码与产业链变局,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功,更是中国AR产业从跟随到领跑的缩影。
作为全球首款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消费级AI+AR眼镜,Rokid Glasses凭借全网爆款订单与全产业链国产化突破,标志着中国在AI眼镜终端领域迈入商业化爆发新阶段。
蓝思科技与Rokid创新采用“股权+产业基金”合作模式,打造集硬件研发、内容开发、场景应用于一体的生态闭环,发挥本地产业链优势,带动光学模组、智能传感器等上下游企业集聚,助力湖南构建千亿级AR产业集群。
05. 国运代表,从实验室样品到规模化量产的跨越
Rokid与蓝思科技的合作意味着这款拥有提词、录像、导航等众多功能的眼镜,实现了从“实验室样品”到“规模化量产”的突破。同时,双方还通过股权投资、合作基金等资本协同模式,推动AI眼镜“硬件+内容+服务”生态闭环成型,加速产业链本土化进程。
随着医疗辅助、工业巡检、文旅导览等垂直领域应用的深度开发,这款“湖南造”智能眼镜有望成为湖南智造走向全球的新名片。
Rokid Glasses即将作为国礼赠送给东盟各国领导人,展现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崭新形象。它不仅仅是一款智能眼镜,更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是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标志。
这款融合了中国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智能终端产品,承载着民族科技创新的梦想与希望,正在向世界展示中国智造的强大实力与无限可能。
蓝思科技与Rokid的强强联合,正在书写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新篇章,让世界见证中国科技的力量。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是我们民族自信的源泉,是中国走向复兴的科技丰碑!
祖国强,我强;祖国富,我富,我和祖国血肉相连! 让我们共同为民族科技的崛起而自豪,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