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的“超级妖股”,长盛轴承(300718.SZ),卷土重来!
2024年12月末开始,三个月内长盛轴承一度大涨433.14%,此后又快速腰斩,归于平寂。
你以为妖股神话就此落幕,谁料近期又引爆:
7月14日,长盛轴承突然爆拉11.13%,6个交易日又涨近40%。
7月11日,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显示,宇树、智元两家头部机器人企业中标1.24亿大单。这一金额刷新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最大单笔采购纪录;
接着更重磅的消息来了,7月18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宇树科技已开启上市辅导。
此外,还有:
7月18日,优必选中标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为迄今人形机器人企业单独中标金额最高;
7月20日,中新网报道中国战队“机器人足球世界杯”类人组夺冠。
利好密集催化下,近期A股人形机器人活跃。
一连串利好中,最猛的就是宇树要上市。
而长盛轴承是正儿八经的宇树供应商,自然受到资金格外追捧。
长盛轴承的主营业务是自润滑轴承(即无需额外润滑油的轴承),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汽车、能源等领域。
人形机器人关节大量需要轴承,每台可能需30-50个关节,每个关节需配备5-10个高精度轴承。
相比传统轴承,自润滑轴承在耐冲击、免维护、轻量化和长寿命方面更具优势。其高载荷特性尤其关键,能有效应对机器人关节在急停、摔倒或重载时的过载冲击,降低损坏风险。
与宇树的合作方面:
2024年7月16日,长盛轴承在互动平台称,正与多个机器人主机厂及相关供应商展开合作研发,其中包括宇树科技。
2025年2月18日,长盛轴承接待机构调研时称,与宇树科技的合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已签订合作协议并取得了订单。
可以看出,长盛轴承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有“真材实料”,并非瞎炒概念。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长盛轴承当前估值太高了。
公司最新市盈率123.84倍,也就是说,按照当前的盈利水平,股东要100多年才能回本。
公司的基本面只能说平平。
2024年,公司营收11.37亿元,增长2.89%,净利润2.29亿元,下降5.43%;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82亿元,增长2.18%,净利润5303.65万元,增长1.54%。
即便公司确已切入了人形机器人赛道,短期内业绩也不太可能有大的变化。
道理很简单: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体量依然极低。
就拿最近宇树和智元的“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最大单笔采购纪录”来说,也才1.24亿。
这个金额,甚至不到A股的概念股一天成交额的零头。7月21日,长盛轴承“20CM”涨停,当天成交额就达到42.2亿元。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预计,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会达到53亿元,同比去年翻倍。
53亿元又是什么概念呢?
不及中石油一天的营收。(中石油去年收入2.94万亿,除以365天是80亿)。
宇树科技去年营收多少呢?“突破10亿元”。其实也就跟长盛轴承差不多,长盛轴承去年收入11.37亿。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还预测,到了2029年,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到750亿元。
很显然,这个长期预测属于非常乐观的预期了。但750亿元,作为一个行业,也不算高。目前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都超过3000亿。
所以,短期内长盛轴承想靠人形机器人业务吃大肉,几乎不可能。
公司自己也说了,人形机器人业务收入占比还不到1%。就算翻一倍到2%、翻10倍到10%呢?还是难挑大梁。
目前长盛轴承的估值可以说已经完全透支未来预期了。
对散户而言,炒炒可以,切莫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