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巴

4月29日,宁德时代(300750.SZ)公布了一季报。根据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486.8亿元,同比增长153.97%;净利润14.93亿元,同比下降23.62%。
怎么看待这个业绩?
从净利润角度来说,大幅低于机构和我们的预期。究其原因,一方面,公司营业成本增幅接近200%、毛利率下滑十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公司扣非净利润不足10个亿,同比下降超40%,且资产负债率提高至75%。
由于此前市场的预期普遍在50亿元左右,即便最悲观的预期,对宁德一季度的预测也在35亿元以上。从这个角度说,用爆雷来形容宁德的业绩,也不无不过。
那么,在这份一季报中,有没有一些利好信息呢?
有的!
首先,公司营业收入在500亿元左右,基本上符合外界的预期;其次,就收入增速而言,
宁德一季度远高于比亚迪,也高于欣旺达和亿纬锂能,略低于国轩高科,而且宁德的收入规模远超后面三家同行公司。也就是说,在牺牲净利润的背后,宁德不仅保住了市场份额,而且还在增强。
市场份额意味着,在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高的当下,净利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市场份额。因为,在玩家已定的情况下,市场份额意味着未来赚取利润的能力。
接下来,重点说说公司业绩下滑的原因。
公司营业成本增速高于营收增速,说明公司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由此猜想,今年一季度上游成本大幅增加,而宁德并没有第一时间将成本转移给下游,由此带来财务的恶化。
那么,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吗?
事实上,从三月份以来,上游和原材料价格已经开始下滑。以碳酸锂价格为例,在一月份最高的时候一度超过50万元/吨,目前已经下降至45万元附近。未来,随着宜春锂矿产能的增加,上游价格会进一步趋于下降。
关于这一点,其实跟光伏下游挺相似。只不过,与光伏不同的是,宁德的营收还在快速增加。
最后提一句,宁德的定增已经通过,拿到了证监会的批文。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