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帝科股份(300842.SZ)公告披露,其控股子公司浙江索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浙江索特)起诉浙江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浙江光达)侵犯其光伏导电银浆发明专利纠纷已获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案号:(2025)浙知民初3号),诉讼请求包括: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犯原告201180032359.1号发明专利的光伏导电银浆系列产品,并销毁专用于制造该类浆料产品的设备和相关模具;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计2亿元人民币;判令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等。
过去两年,光伏产业竞争格局加剧,在供需结构失衡的下行周期下,众多光伏巨头在全球范围内先后发起了多起专利战,以维护自身的知识产权权益。前述相关知识产权纠纷,主要聚焦在光伏电池组件范畴内,个别也发生在核心设备环节。本次索特起诉光达银浆专利侵权,进一步将专利纠纷蔓延至关键原材料环节。
索特光伏银浆专利赢得与众多浆料企业专利纠纷
浙江索特通过并购获得原美国杜邦公司Solamet®光伏浆料事业部的人员、制造、技术知识、知识产权等全部相关资产,在全球范围内有227项有效发明专利,最具代表性的是基于其铅-碲氧化物专有技术的一系列核心专利家族,该专利是p-BSF、p-PERC、n-TOPCon及下一代xBC电池用导电银浆必不可少的基础专利,成为众多高效光伏电池技术产业化的基石技术。
本次浙江索特起诉浙江光达的涉案201180032359.1号专利,正是属于该核心专利家族。相关专利先后赢得与贺利氏、三星、硕禾等光伏浆料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在众多无效挑战中展示了极为强大的有效性与稳定性。
光伏专利战向上蔓延至核心原材料
光伏银浆作为光伏电池制造的关键原材料,在电池制造最后一个环节通过丝网印刷等图形化及高温共烧工艺形成金属电极,进而传输电流实现电池发电。光伏银浆技术进步是推动光伏电池新技术变革与产业化的重要推手,也是同代电池技术持续提升转换效率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不同于电池组件环节的专利主要聚焦在工艺制程、结构设计等方面,部分企业可能会通过差异化设计绕开相关专利范围,光伏银浆专利通常聚焦在配方中的关键原材料及构成比例等方面,具有更加扎实的专利有效性和维权基础,因此本案在本轮光伏专利战中的看点与分量十足。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索特的相关专利保护范围覆盖了从光伏银浆到电池与组件,形成了全链条覆盖,本次诉讼也可能有警示相关电池组件制造商尊重知识产权维护自身市场份额的意味。
尊重知识产权是光伏反内卷的核心命题
过去两年,光伏行业大小会议论坛中,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及行业协会多次公开表达了本轮供需失衡的内卷现状与知识产权得不到尊重密切相关。领先企业通过大量高成本的研发资源投入,形成了相关技术知识与专利,而后来者通过挖人或其他途径,违法获取他人技术知识或使用他人专利,同时裹挟资本优势与低价恶意竞争手段,冲击行业竞争格局与秩序,成为造成本轮产业困境的主要因素之一。
电池组件环节相关案例不胜枚举,光伏银浆环节亦是如此。业内人士指出,在既有的光伏浆料玩家之外,每年仍然有大量的新玩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进入该环节,难免形成恶性竞争。除了被广泛关注的光伏组件环节之外,在光伏银浆环节也出现了低价竞标或恶意低价竞争的行为。
作为光伏行业少有的基础必要专利,浙江索特本次发起的光伏银浆环节的专利战,既将本轮光伏专利战推向了新的高度,也将尊重知识产权、尊重技术创新、破除行业内卷的核心命题摆在了整个中国光伏产业,乃至整个中国制造业面前。

迁址公告
古东管家APP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