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8月9日,A股医药板块活跃,科源制药(301281.SZ)20CM涨停,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至此,医药板块已连续两个交易日反弹。
反腐高压态势下,医药板块一度承压。7月31日至8月7日,通达信医药板块指数累计下跌5.71%。
消息面上,医药行业反腐正当时。7月28日,中纪委网站发文,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以下简称7月28日会议)在北京召开。同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也同样要求加强医保基金监督管理,开展医保反欺诈大数据监管试点。此前,国家卫健委官网7月21日曾发布消息,国家卫健委等部委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开源证券表示,本轮医疗反腐属于新医改的一部分,与医保控费、药占比、一致性评价、药代备案制、两票制、带量采购等一脉相承,目的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净化医药行业生态、维护群众切身利益,长期看利于产业创新升级和集中度提升。
华创证券认为,医药反腐不影响医药行业投资价值。利好上市药企的销售。相较于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财报审计更为规范。上市公司的架构和决策流程相对科学。一旦出现不规范行为,上市公司会被监管要求通过公告披露。上市公司作为公众企业,产品、销售、治理会接受全社会监督。更多的不规范行为打击之后有利于市场份额向更规范的上市公司集中。利好国产。过往的腐败不局限于国产还是进口药械,反腐是针对整个市场的。在反腐压力下,部分采购可能会延迟或以集中采购形式进行,而政府部门引导下的集采更有利于国产产品。近年来政府出台了多个政策支持国产,在政策支持下国产企业有望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科源制药主营业务为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降糖类、麻醉类、心血管类、化学药品制剂、中间体。
据东莞证券,科源制药成立于2004年,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化学原料药的研发和制造,并以特色原料药为基础,拓展部分化学药品制剂业务。公司产品覆盖降糖类、麻醉类、心血管类及精神类等重点疾病领域。原料药产品主要包括格列齐特、盐酸二甲双胍、盐酸罗哌卡因、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化学药品制剂产品主要包括盐酸氟西汀分散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以及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公司中间体为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的化工中间体产品,主要为OR10127以及OR10154。
不过,公司当前或面临业绩失速问题。
2022年,科源制药实现营业收入4.43亿元,同比增长5.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增长16.77%,扣非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6.66%。
此前的2020年、2021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7亿元、4.21亿元,同比增长18.02%、14.67%,对应的扣非净利润为0.62亿元、0.80亿元,同比增长152.70%、28.27%。
对比此前,公司2022年业绩增速明显下滑。
今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24亿元,同比增长9.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08.87万元,同比增长16.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27.25万元,同比增长22.38%。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