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11月15日晚间,中国东航(600115.SH)公告,10月客运运力投入(按可用座公里计)同比上升243.58%;旅客周转量(按客运人公里计)同比上升302.3%;客座率为77.08%,同比上升11.26个百分点。2023年10月货邮周转量(按货邮载运吨公里计)同比上升13.13%。
环比来看,中国东航10月旅客周转量(按客运人公里计)增长7.35%。
同日晚间,另一家航司春秋航空亦披露了10月主要运营数据,实现旅客周转量360647.78万人公里,环比增长2%,同比增长124.97%。
10月27日,民航局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民航局介绍道,今年三季度,运输航空累计飞行340.9万小时,同比增长73.4%,较2019年同期增长7.1%;累计飞行137.3万架次,同比增长65.7%,较2019年同期增长5.5%;通用航空累计飞行39.6万小时,同比增长7.0%,较2019年同期增长35.2%,民航保持安全有序恢复态势。
事实上,今年第三季度,七大上市航司实现集体盈利。其中,中国东航、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均创出单季净利润的历史新高。
据财联社报道,第三季度,七大上市航司单季盈利总额约175.39亿元,这是疫情后七大航首次罕见地集体扭亏。
其中,第三季度,中国东航实现营收361.13亿元,同比增长118.92%;归母净利润36.4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8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华创证券分析师吴一凡等人10月30日研报指出,23年第三季度起,我国航空业步入真正盈利大周期。三大航第三季度均录得历史单季盈利前三;国航历史第三、南航历史第二、东航历史新高。2024年第一季度春运旺季或更值得期待。
中国东航总部位于上海,作为中国国有控股三大航空公司之一,前身可追溯到1957年1月原民航上海管理处成立的第一支飞行中队。
公司主要业务范围为国内和经批准的国际、地区航空客、货、邮、行李运输业务及延伸服务。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运营着785架客运飞机(其中包括公务机3架)组成的现代化机队,主力机型平均机龄约8.4年,围绕上海、北京核心枢纽和西安、昆明区域枢纽,为全球旅客和客户提供航空运输及延伸服务。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55.38亿元,同比增长138.6%;归母净亏损26.07亿元,同比亏损大幅收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32.01亿元,同比亏损大幅收窄。
根据东吴证券(香港)10月30日研报测算,东航2023年第三季度客公里收益较2019年第三季度有约10-15%的提升,其判断主要系受益于暑运期间国内航线的高票价。展望2024年,东吴证券(香港)认为国内航线客公里收益将维持19年同期100-110%的水平,而国际航线客公里收益将随着国际航线供给增加而进一步下降,预计将保持在19年同期110-120%的水平。
(本文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choice、财联社、公司公告等)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