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5月8日,A股船舶制造板块活跃,中国船舶(600150.SH)涨停。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在5月6日发布最新数据,2023年一季度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CCI)达到772点,较去年同期增长65点,同比增长9.2%;相较于去年四季度的764点,增长了8点,环比增长1%。预计2023年二季度,国际新造船市场将保持活跃,造船企业的产能利用将保持良好水平,CCI有望继续增长。
据中信证券,造船业具有强周期性,供需错配是周期启动的底层逻辑。未来受益于LNG 运输船和汽车运输船市场持续向好,以及海工装备、油轮和散货船市场复苏,预计2023-2024年船市供需紧张关系将无法得到有效缓解,新船价格有望持续上涨,船市行情继续向好。
中国船舶系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之一,业务涵盖船舶建造、修船、海洋工程、动力业务、机电设备等,在业务规模、产品品牌、产品结构、转型发展等方面具有优势。
2022年中国船舶实现营收595.58亿元,同比-0.31%;实现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19.62%。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0.44亿元,同比-30.93%;实现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16.47%。
财通证券认为,多因素致中国船舶2022年业绩短期承压,2023年有望迎来业绩拐点: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完成中船动力集团控制权转让暨关联交易事项,交易完成后,中船动力集团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此外,受关键船用配套设备价格普遍上涨,物流成本和运输周期大幅增加,以及关重件供应紧张等多因素影响,对部分存货及邮轮建造合同预计出现亏损等计提减值39.43亿元。邮轮建造难度较大,根据公司公告,目前外高桥造船大型邮轮首制船总体进度完成84%,二号船顺利实现开工。预计随着邮轮建造完成后对利润影响将会减弱。从2023年第一季度来看,公司销售毛利率为9.41%,同比+3.04pct,环比+6.29pct,销售净利率为0.47%,同比+0.03pct,环比+3.45pct,船舶制造上行周期下,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复,2023年有望扭亏为盈。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