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泡财经获悉,9月14日晚间。中国核电(601985.SH)公告,2022年9月13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对已经全面安全评估审查且纳入国家规划的福建漳州核电项目3、4号机组予以核准。公司控股的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为核准项目的业主单位,负责项目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
该项目为厂址规划容量内的二期扩建工程,机型为华龙一号,单台机组额定电功率为1212MW。目前,项目现场正在稳妥有序推进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
【科普】
中国核电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控股股东,联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和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
中国核电盈利主要来源于电力(包括核能发电与风、光发电)销售业务、核电相关技术服务与咨询业务。
【解读】
中国核电此次机型为华龙一号,意味着我国使用华龙一号技术的机组增加,批量化建设提速。
华龙一号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广核集团研发的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创新使用了“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安全系统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
2021年4月,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廷克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有望按照每年6-8台的核准节奏实现规模化发展。
8月29日,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提出,通过5-8年时间,电力装备供给结构显著改善,核电装备满足7000万千瓦装机需求,进一步加快三代核电的批量化,加速四代核电装备研发应用。
据悉,我国在运在建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共12台,装机容量14330 兆瓦,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1164亿度,能够满足相当于整个北京市的生产生活年度用电需求。
数据显示,华龙一号核电每台机组全寿期能够产生千亿的产值,能够创造15万个就业机会。而华龙一号的核心装备全部实现自主化、国产化。
首创证券认为,华龙一号作为市场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机型之一,具备批量化建设的能力,未来随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稳步推进,中国核电投资成本或将进一步下降。
2022年上半年,中国核电控股在运核电机组共25台,装机容量2371万千瓦。公司核电机组发电量878.32亿千瓦时,同比+5.97%,约占全国运行核电机组发电量的44.14%。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2年上半年,中国核电实现营收345.72亿元,同比增长14.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37亿元,同比增长17.35%。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