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A股光刻胶板块持续活跃,格林达(603931.S)涨停。
今年3月份以来,有关国内半导体行业遭遇日本光刻胶大厂断供的传言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国内半导体行业正在应对技术封锁的挑战,光刻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被卡脖子的环节。2023年1月,美国与荷兰和日本达成协议,限制向中国出口一些先进的芯片制造设备;3月8日,业内传出消息称,日本某光刻胶大厂已经执行美国“实体清单”的限制要求,对中国大陆某存储晶圆厂断供了KrF光刻胶。在这之后,A股光刻胶板块持续活跃。
光刻胶是半导体芯片制造过程中所必需的关键材料,帮助将掩膜版上的图形转移到衬底表面,其产品水平直接影响芯片制造水平。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表示,光刻胶市场不断扩容,高端光刻胶亟需国产替代。随着下游半导体、LCD和PCB三大领域的高速发展,Reportlinker数据预计光刻胶市场亦将持续扩容,2022年有望超百亿。我国光刻胶产品以中低端为主,技术难度较高的半导体领域的KrF、ArF光刻胶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被日美垄断,亟需国产替代。
格林达产品主要有显影液、蚀刻液、稀释液、清洗液等。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显示面板、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等,主要用于显影、蚀刻、清洗等电子产品制造工艺中。显影液为功能湿电子化学品,主要在光刻工艺中将可溶解的光刻胶溶解掉。稀释液主要用于除去涂光刻胶过程留在边缘的光刻胶。蚀刻液主要借助化学反应除去基板表面的固体物质。清洗液主要用于清洗基板表面的尘埃颗粒及有机污染物等。
公司当前业绩稳健。2022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6.43亿元,同比增长20.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亿元,同比增长37.52%。
根据2021年年报,公司核心产品光刻胶用显影液相关技术指标已达到SEMI G5标准要求,并在国内品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厂家进行产线测试,为国内28纳米线宽及以下集成电路中的光刻胶用显影液技术应用提供了相应的储备。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